马钢耐火材料公司机制分厂拆除“藩篱”天地宽
时间:2013-02-07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孙俊 魏德宝马鞍山报道】马钢耐火材料公司机制分厂检修作业区在实施大批量铆焊件加工作业中充分整合人力资源,深入挖掘技术潜力,为提高保产保供服务效率和促进耐材产能释放收到良好的效果。
事实充分证明:在传统的人力资源配置基础上进行作业管理,已经不能适应耐火材料产能释放的需求,而打破常规作业管理模式,这也是保产保供服务贴近生产用户的第一步,也给检修服务创新管理奠定了基础。结合生产实际,在作业管理中实施人力资源共享,改“分灶吃饭”为“合灶吃饭”是检修作业管理上的一个大胆的尝试。所谓“分灶吃饭”,即:两个班组的铆焊工在两个作业现场分别为不同的作业项目实施铆焊件加工作业。所谓“合灶吃饭”,即:两个班组铆焊工在两个作业现场分别由作业区统一调度实施铆焊件加工作业。这样,在同一时间段和同一作业规模的情况下,统一调度分配铆焊工实施作业,创造出不同的铆焊件制作加工产量,这的确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长期以来,机制分厂每年的铆焊件加工量占全年检修作业加工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而检修作业区在铆焊件加工任务分配中,大多是以铆焊组为主、以维保组为辅,且一直是“分灶吃饭”,也就是“短兵出击打突击战”。这样,每逢遇到大批量的铆焊件加工件时,要抢任务、兑工期,就令检修作业管理大伤脑筋。“分灶吃饭”也就成为横亘在铆焊组和维保组之间的一道“藩篱”……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铆焊组和维保组都配备力铆焊工,他们分别为不同的检修项目实施铆焊件加工作业。这些都是受制于人力资源配置要素的束缚,往往局限于传统的检修管理模式,这显然已不适应耐材生产发展的需求。为此,以顾全服务生产用户这个大局为重,从检修系统“一盘棋”这个角度着想,检修作业区结合生产实际,在实施大批量铆焊件加工作业中,打破常规作业管理模式,采取“合灶吃饭”,这种检修作业管理的方法,在突击模具制作任务(档渣堰和档渣堰等制作)和设备检修任务(干燥车等制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分灶吃饭”与“合灶吃饭”所不同的服务效率也大不一样,将两个班组的铆焊工人力资源整合配置,充分协调配合、加强过程控制。这样,不仅挖掘了铆焊工技术潜力,还提高了铆焊加工生产效率。看起来,“合灶吃饭”是不得已而为之,其实不然。因为无论什么形式的管理,其最终目的都是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增加保产服务效率。除之以外,别无选择。
- 上一篇:淮北矿业袁店一矿实现首月开门红
- 下一篇:来安县倾力打造平安春节
相关文章
- 02-28双龙矿业通风区再紧“三违”整治发条
- 11-28杜绝“大问题”,阴湾煤矿定期开展现场“专家
- 04-26助力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我国首批量子计算行业
- 12-13“怀宁贡糕”地理标志产品通过专家组评审
- 04-10奇瑞发布史上最严苛发动机质保服务
- 01-09为高质量发展聚力,孙疃矿贯彻集团“两会”精
- 03-12韩军:通过中心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水平
- 10-25宝武马钢四钢轧总厂横切板产品量质同升赢市场
- 06-03总理出访哥伦比亚奇瑞发展获关注
- 08-06升级产业链 2020年“链通高新”走进华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