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杨郢乡“扶贫车间”让农村致富底气足
时间:2018-05-01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作者:詹宇晨
2017年,杨郢乡率先探索“扶贫车间”进农村新模式,并在该乡红星村“瑞光鞋业有限公司”推广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扶贫车间”进农村,方式新颖,一举三得。将“扶贫车间”搬进农村,解决企业招工难、稳工难、工厂场地不足、生活服务设施不足的难题;同时,让不便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增加收入,加快困难人群的脱贫工作,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改变村民的精神面貌;将以往的“输血”扶贫转变为“造血”扶贫,成为杨郢乡脱贫攻坚的新模式。据悉,截至目前,瑞光鞋业有限公司已经解决了70多人就近就业的难题,并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17人。得到了附近百姓特别是贫困户的广泛支持。
资源利用效率高,切实可行,各方叫好。以“扶贫车间”模式将工件外发到乡村加工,为企业节省工厂场地,减少工人生活设施投资,节约经营管理费用,一举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稳工难的问题,提升了企业的产能和利润。此外,“扶贫车间”这种灵活的就业方式,对就业人员技术要求不高,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上岗,上班时间没有严格限制,按件计酬,这样对解决贫困人口因年老体弱、在家照料孩子无法外出就业等难题,得到了贫困户的广泛支持。据预测,“扶贫车间”新扶贫模式,预计在杨郢乡可安排剩余劳动力达500人,每年为每户农民增加纯收入1.5万元以上。
“扶贫车间”政府引导,企业安心,农民放心。为了将“扶贫车间”办好,杨郢乡组织人员进企业、进乡村、进农户,就“扶贫车间”进行专题调研,了解企业扩产增效业务外发加工的需求,和农村留守贫困人员就业要求、身体状况、劳动技能、村组场地及电力供应等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培训村民熟练掌握车间生产、管理、质检、安全等知识。同时,加强与人社局、环保局、扶贫办及相关村委衔接,吸取各方建议,为“扶贫车间”提供多方支持。
未来,杨郢乡将因地制宜,加强协调对接,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集体闲置土地、房屋等创办扶贫车间或扶贫加工点,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开展农产品加工、手工艺、来料加工等投资少、见效快、能直接受益的项目,力争在7个村都建设一个扶贫车间。吸纳周边贫困人口就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并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协调,确保扶贫车间有稳定的订单;同时加大管理和培训力度,特别是对业务和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升车间负责人的管理水平,并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网上创业,实现创业一人,致富一人,脱贫一片。
- 上一篇:怀宁县发放一季度惠农补贴3151万元
- 下一篇:任楼矿党风廉政建设添新举求实效
相关文章
- 09-26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组织工作新做法新成效
- 06-06任楼矿力行“三严三实” 强队伍
- 04-01“战役”皖北煤电智能公司坚守阵地护佑矿区平
- 06-27华塑股份职工餐厅上演了一场“双向奔赴”的温
- 10-18中铁四局七分公司呵护戈壁生态从小事做起
- 11-22皖北煤电麻地梁矿有位掘进战线的“说书人”
- 08-28合肥市瑶海区宠物公厕“上线”居民小区
- 09-01中煤新集二矿安全文化建设助推矿井提升
- 07-22淮北矿业朱仙庄矿“移动瓜摊”受欢迎
- 07-28结合党史学习 怀宁县打造便捷高效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