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煤电刘桥一矿职工转岗发“牛财”
时间:2016-03-25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作者:吴辉



“与其一起等死,不如想法自救”。这句话从孙锋这个曾经的普通矿工口中说出,让人多少感觉有些意外,同时也让笔者产生几分敬意。
3月23日上午,距离皖北煤电刘桥一矿北面两公里左右的一座食用牛养殖场内,孙锋正在忙着为刚购买的40多头小牛加工、添加饲料,清理牛圈,梳理牛毛。熟练的动作,俨然是一位养牛的行家里手。很难想象出,几个月前,他还在安徽皖北煤电刘桥一矿井下从事着找顶,排矸,除险,架棚,出货等巷修工该做的一切。
对于一个矿二代、一个井下工人如何与牛结缘的疑问,孙峰说是起源与一次旅游。几年前,从小就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所描绘的意境心向往之的他终于来到的内蒙古大草原。当时在一位牧民家的帐篷里,平时就喜欢探询、交流的孙锋与接待他的主人交谈甚欢,并期待有机会故地重游,还互留了联系方式。
随着煤矿经营的每况愈下,矿工工资收入的锐减,旅游已越来越成为孙锋和同事们的奢望,但牧民靠养牛发家致富的事实让他无法忘怀。一个大胆的想法同时在他的心里产生,利用采煤塌陷区搬迁农民闲置的土地、房屋养牛是否可行?当孙峰将想法告诉那位蒙古牧民时,牧民的回答是肯定的,并热情的帮助孙锋联系了种牛经营户。经营户承诺不仅提供体格大、生长快、肌肉多、脂肪少、市场需求量大的西门塔尔肉牛牛犊,而且在牛养成出栏前,只收取60%的购牛费,剩余的部分在牛全部售出后补齐;并在小牛生长期间义务提供技术指导。孙锋和家人协商后,2015年初购买了10头小牛进行试养,年底一结算,除去各种成本,10头牛净利润达4万多元。“牛刀小试”就获得成功的孙锋面对今年以来企业鼓励员工转岗分流,实现再就业的政策,顺理成章的办理了内部退养手续,把心思全部放在了肉牛养殖上,并扩大了规模,一次性购置了44头牛犊。
按照孙锋的说法,扩大了规模,就意味着成本更低,一头小牛经过10个月的精心饲养,一般体重能达到1200斤左右,按照目前活牛市场每市斤12.5元计算,去掉成本,每头牛的利润都要在6000元以上。按照现在矿上的工资标准,现在一年挣的钱抵得上自己在矿上辛苦10年的。“值得欣慰的是,周边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结杆可以免费利用,用粉碎机加工后就是羊牛的最好饲料。这样还可以减少结杆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另外地方政府定期免费上门提供技术指导、免费接种疫苗等服务解除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 上一篇:怀宁县劳动监察刚柔相济促和谐
- 下一篇:怀宁县春播种子建有“户口簿”
相关文章
- 03-02青东煤业“三十四条规定”凝聚“正能量”
- 11-09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举办企业开放日活动
- 04-19中铁四局最大地铁车辆段工程发扬“工匠”精神
- 03-06山能淄矿唐口煤业“非常时期”的暖心服务
- 09-29【煤企一线员工文艺】夏的“眷恋”
- 11-20皖北煤电百善矿不愿上的“光荣榜”
- 10-26童亭矿采取三项举措迈向安全“四零”目标
- 11-13合肥市瑶海区宣传十九大精神非遗进社区
- 08-01非必要不远行 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温
- 12-10淮北矿业华塑公司党建工作迸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