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五年看点】合肥高新区产业集聚激活内生动力
时间:2021-09-24 21:17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张晓梅 吴明 张骅
9月22日,记者在“合肥五年看点”集中采访时了解到,合肥高新区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光伏新能源、公共安全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家电、汽车两大传统产业,以科技服务业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即“421”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布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超过75%。二三产占比达到57:43。产业集聚正在激活园区内生发展动力。
编者按:合肥高新区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核心区和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经过近30年的奋力建设,已形成了以新一代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网络信息安全、生物医药、量子信息为代表的高质量产业体系,形成了“中国声谷 量子中心”的园区品牌。2019年,在全国169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上升至第6位,连续六年站稳全国前十,并被科技部列入全国十家“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建设序列。
9月22日,记者在“合肥五年看点”集中采访时了解到,合肥高新区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光伏新能源、公共安全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家电、汽车两大传统产业,以科技服务业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即“421”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布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超过75%。二三产占比达到57:43。产业集聚正在激活园区内生发展动力。
产业集聚激活内生动力
合肥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吕长富介绍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智能语音、集成电路、网络信息安全、量子信息等细分产业领域,集聚了科大讯飞、联发科技、国盾量子等知名企业,“中国声谷”、“中国安全谷”相继获批建设,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产业成为国家战新产业集群,智能语音、集成电路、网络信息安全获批安徽省重大战新产业基地。今年“中国声谷”将实现千家企业、千亿产值的“双千”目标;中国安全谷集聚网络安全企业100余家,刚刚荣获全国首批6家“网络安全创新应用先进示范”基地;集成电路集聚全市90%企业,引进了全国唯一集成电路EDA软件公司新思科技,全国首家光刻机上市公司芯碁微装。量子信息产业诞生中国首台超导量子计算机、中国首个量子领域科创板企业,等等。
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以安科生物、美亚光电、中盛溯源、中科普瑞昇等为代表的企业433家(占全省30%),获批省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重大战新产业基地。其中,生物技术药、高端医疗器械生产、研发实力省内第一,精准医疗全国领先,获批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
光伏新能源产业以晶澳、通威、阳光电源等知名企业为引领,形成从多晶硅原料、太阳能电池、集成组件到发电工程的产业链,是全省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
公共安全产业集聚四创电子、科大立安等企业220家,聚焦反恐安全、交通安全、防灾减灾、食品安全等领域,获批首批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
家电产业集聚格力、美的、惠而浦等企业151家,是全国最大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近年来持续加大智能化升级力度,美的洗衣机上线全自动生产线,惠而浦引入智能洗碗机新生产线,智能产品比重持续增加。
汽车及配套产业拥有长安汽车合肥基地、大陆轮胎等知名企业,以及1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长安汽车自主研发的CS75plus中型SUV在 合肥智慧工厂下线后,带动汽车产业持续爆发式增长,近两年来产值增长超过90%。
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专利服务、技术检测、委托研发、技术咨询、科技金融、创业孵化等高技术服务业,集聚科技服务业企业300余家,高技术服务业增速保持年均20%以上增长。
五大举措确保产业集聚
吕长富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合肥高新区创新发展,产业集聚的方略。
一是聚焦关键技术突破。高水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夯实战略科技“硬核力量”。实施名校名所名企合作战略,发挥量子创新研究院、离子医学中心、中科大新校区等基础科学平台的原创能力,强化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安大绿色创新研究院等30多个成果转化平台的转化能力,提升长安汽车研究院、美的智能家电研究院、阳光电源新能源研究院、华米全球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等200多个产业创新平台的应用能力,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的全链条产业培育发展体系。
二是大力发展新经济。全省率先制定新经济工作方案,引进培育新华三、维天运通、华云数据等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建设“区域经济大脑”、“未来教育”、“智能制造”等新经济应用场景,推动讯飞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类脑智能开放平台等以新经济创新平台建设,形成以智能经济、健康经济、绿色经济为主的新经济产业体系。目前,目前已累计培育近1200余家新经济核心企业,2019年,新经济贡献了全区6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0%以上工业产值,75%以上税收。
三是实施企业“掘金计划”。聚焦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爆品”企业、“深科技”企业培育、“百亿企业百亿产业壮大”、上市企业“破茧工程”、“领航”企业家培养等专项行动,建立高新区企业金矿“挖掘—发现—培育—使用—裂变”机制,持续挖掘企业创新潜能。启动建设全国开发区首个“企业家大学”建设,帮助企业家开拓决策视野、强化要素链接。目前,已培育国家高企1500家、雏鹰瞪羚等高成长企业600家、潜在独角兽企业7家、上市企业28家,今年新增上市企业6家,总数位居全国开发区第二(6家,与苏州工、成都、杭州滨江并列第一)。
四是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制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配套出台制造业专项政策,纳入高新区“1+N”政策体系,与省市专项资金形成互联、互动,有力支持园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滚动项目库,目前入库项目128个,涉及98家企业,总投资达215亿元。实施智能化改造诊断行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帮助企业策划实施技术改造路径。实施智能制造“万千百”工程,累计建成省、市各级智能工厂57家、数字化车间200余家,省级两化融合企业30余家,建设安泰科技、科大智能等一批具有行业影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五是营造最优营商环境。编制发布全国开发区首个营商环境指数,实施营商环境“领跑计划”,围绕政务服务、要素成本、生活配套、对外开放、创新创业、法治人文六大环境,明确26类目标任务、107项任务清单,进入长三角园区营商环境第一梯队。建成“链通高新”平台,实施制造业产业链提升工程,成立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区块链等9个产业联盟,推动产业链企业在产业、产品、技术、金融、人才等五个方面互补共赢、融通发展。建立一流园区创新政策体系,开发创新贷、“转型升级贷”等金融产品,近五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0多亿元,惠及企业约1.7万家次。
【合肥五年看点】合肥高新区产业集聚激活内生动力
本报记者 张晓梅 / 吴明 张骅
本报记者 张晓梅 / 吴明 张骅
9月22日,记者在“合肥五年看点”集中采访时了解到,合肥高新区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光伏新能源、公共安全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家电、汽车两大传统产业,以科技服务业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即“421”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布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超过75%。二三产占比达到57:43。产业集聚正在激活园区内生发展动力。
产业集聚激活内生动力
合肥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吕长富介绍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智能语音、集成电路、网络信息安全、量子信息等细分产业领域,集聚了科大讯飞、联发科技、国盾量子等知名企业,“中国声谷”、“中国安全谷”相继获批建设,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产业成为国家战新产业集群,智能语音、集成电路、网络信息安全获批安徽省重大战新产业基地。今年“中国声谷”将实现千家企业、千亿产值的“双千”目标;中国安全谷集聚网络安全企业100余家,刚刚荣获全国首批6家“网络安全创新应用先进示范”基地;集成电路集聚全市90%企业,引进了全国唯一集成电路EDA软件公司新思科技,全国首家光刻机上市公司芯碁微装。量子信息产业诞生中国首台超导量子计算机、中国首个量子领域科创板企业,等等。
光伏新能源产业以晶澳、通威、阳光电源等知名企业为引领,形成从多晶硅原料、太阳能电池、集成组件到发电工程的产业链,是全省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
公共安全产业集聚四创电子、科大立安等企业220家,聚焦反恐安全、交通安全、防灾减灾、食品安全等领域,获批首批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
汽车及配套产业拥有长安汽车合肥基地、大陆轮胎等知名企业,以及1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长安汽车自主研发的CS75plus中型SUV在 合肥智慧工厂下线后,带动汽车产业持续爆发式增长,近两年来产值增长超过90%。
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专利服务、技术检测、委托研发、技术咨询、科技金融、创业孵化等高技术服务业,集聚科技服务业企业300余家,高技术服务业增速保持年均20%以上增长。
五大举措确保产业集聚
吕长富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合肥高新区创新发展,产业集聚的方略。
一是聚焦关键技术突破。高水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夯实战略科技“硬核力量”。实施名校名所名企合作战略,发挥量子创新研究院、离子医学中心、中科大新校区等基础科学平台的原创能力,强化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安大绿色创新研究院等30多个成果转化平台的转化能力,提升长安汽车研究院、美的智能家电研究院、阳光电源新能源研究院、华米全球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等200多个产业创新平台的应用能力,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的全链条产业培育发展体系。
三是实施企业“掘金计划”。聚焦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爆品”企业、“深科技”企业培育、“百亿企业百亿产业壮大”、上市企业“破茧工程”、“领航”企业家培养等专项行动,建立高新区企业金矿“挖掘—发现—培育—使用—裂变”机制,持续挖掘企业创新潜能。启动建设全国开发区首个“企业家大学”建设,帮助企业家开拓决策视野、强化要素链接。目前,已培育国家高企1500家、雏鹰瞪羚等高成长企业600家、潜在独角兽企业7家、上市企业28家,今年新增上市企业6家,总数位居全国开发区第二(6家,与苏州工、成都、杭州滨江并列第一)。
五是营造最优营商环境。编制发布全国开发区首个营商环境指数,实施营商环境“领跑计划”,围绕政务服务、要素成本、生活配套、对外开放、创新创业、法治人文六大环境,明确26类目标任务、107项任务清单,进入长三角园区营商环境第一梯队。建成“链通高新”平台,实施制造业产业链提升工程,成立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区块链等9个产业联盟,推动产业链企业在产业、产品、技术、金融、人才等五个方面互补共赢、融通发展。建立一流园区创新政策体系,开发创新贷、“转型升级贷”等金融产品,近五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0多亿元,惠及企业约1.7万家次。
相关文章
- 07-15奇瑞汽车阿根廷逆市增长
- 07-30合肥市获2018中国企业营商环境(案例)十佳城市
- 05-09“奋斗的奇瑞人”——“战狼”团队是怎样炼成
- 06-28“大奇瑞”5月销量48550辆 三大品牌增长喜人
- 03-11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疫情面前方显捷途高度
- 12-02江淮前十个月已完成全年销量90%
- 09-18售10.19万元起,捷途X90 PLUS为大家庭欢乐而来
- 05-27深化校企合作 奇瑞向安徽金寨技师学院捐赠价值
- 04-20上海车展哪家中国品牌最闪耀,奇瑞捷途当仁不
- 10-31安徽省通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