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源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从包袱变活水
时间:2025-05-27 18:08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李继峰 龚亚男
作者:李继峰 龚亚男 工作人员对新安装的矿井水处理系统进行调试 今年入夏以来,毛乌素沙漠格外干燥。已经连续四个月没有有效的降水了。放眼望去,连绵的沙丘在烈日下泛着白光,稀疏的沙蒿蜷缩着叶子,连最耐旱的沙打旺都无精打采。通往中煤三建朝源煤矿的道路上,运煤车扬起的沙尘在空中久久不散这片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的干旱地带,远处的沙梁上,羊蹄踏出的脚印
作者:李继峰 龚亚男

工作人员对新安装的矿井水处理系统进行调试
今年入夏以来,毛乌素沙漠格外干燥。已经连续四个月没有有效的降水了。放眼望去,连绵的沙丘在烈日下泛着白光,稀疏的沙蒿蜷缩着叶子,连最耐旱的沙打旺都无精打采。通往中煤三建朝源煤矿的道路上,运煤车扬起的沙尘在空中久久不散——这片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的干旱地带,远处的沙梁上,羊蹄踏出的脚印很快就被热风吹散。然而,这座煤矿却通过加快矿井水综合利用,将昔日的“生态包袱”转化为“绿色财富”,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现代化的矿井水净化车间
智慧水处理系统:为矿井注入“绿色动力”
近日,中煤三建朝源煤矿新投入的智慧型矿井水处理系统正式运行,标志着该矿在绿色生产上迈出关键一步。
“这套系统是目前全煤系统中最先进的,从流量、药量到水质监测,全部实现无人化智能控制。”矿长刘伟洋介绍道。在矿井水处理监控室内,电子大屏上实时显示着COD(化学需氧量)、氨氮、PH值等关键指标。
这套系统的核心在于多介质过滤和反渗透技术,能高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重金属离子及固体颗粒,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恒压恒流纯净水标准。同时,新增的乳化液智能配比装置,可精准控制乳化液浓度在2.5%至3.5%之间,替代传统人工配比,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系统每小时可处理100立方米水,日均净化量约1800吨。”机电科科长苏明涛说,“处理后的水不仅用于井下生产,还能满足地面煤场降尘、职工洗浴、种田灌溉等需求,真正实现‘一水多用’。”

职工为用矿井水为花木“解渴”
循环利用:破解水资源困局
陕北地区水资源匮乏,如何高效利用每一滴水,成为朝源煤矿的重要课题。
2022年起,该矿开始实施矿井水循环利用工程,通过建设井下防尘降尘水循环系统,使污水回用率大幅提升。2024年,矿井水循环系统全面升级,井下生产用水全部采用处理后的循环水,年复用量达50万立方米,节约成本30多万元。
“过去,矿井疏干水只能外排,既浪费又污染环境。”总工程师赵斌说,“如今,我们通过深度处理,让这些水‘变废为宝’。”过去,矿井水只能外排,既浪费又污染环境,如今通过深度处理实现了"变废为宝"。处理后的矿井水用途广泛,在井下可用于综采工作面供液、设备冷却等生产环节,在地面则满足洗煤、煤场降尘、厂区绿化等工业需求,同时还供给职工洗浴、宿舍卫生等生活用水,利用率达100%,真正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生态补水:让沙漠重现生机
除了满足矿区自身需求,朝源煤矿还将富余的矿井水用于生态修复。
“我们与地方政府合作,将处理达标的疏干水引入周边农业灌溉系统,并补充乡村的生态河流。”刘伟洋介绍。在煤矿附近的马莲湾村,曾经的撂荒地因有了稳定水源,如今已变成百亩良田。
此外,煤矿还对早期形成的塌陷区进行整治,将80多亩山峁地改造成生态花园,种植耐旱花草,夏天来了,柳枝拂翠,月季红艳,小径通幽,成为职工的休闲好去处。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矿井水综合利用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纯净水供液系统投用后,液压支架故障率降低60%,年节省维修费50万元。”综采队支架工陈明明说。此外,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洗煤和绿化,每年减少自来水消耗,节省费用38万元。
环保检测数据显示,该矿处理后的矿井水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排放标准,部分水质甚至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要求。
从“污浊废水”到“生态活水”,朝源煤矿的实践证明,绿色发展并非负担,而是新的机遇。在这片干旱的沙漠中,汩汩清泉正滋养着土地,也浇灌着未来。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达标排放,更是要让每一滴水都发挥最大价值。”刘伟洋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矿井水的高效利用,为周边的生态保护和矿井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文章
- 06-20雷鸣科化“董亚峰技能工作室”正式揭牌
- 05-11怀宁县开展珍爱生命防溺水活动
- 08-16中煤新集刘庄煤矿井下玩转“5G”网络
- 09-08优化营商环境,合肥市“三化”改革十年不辍
- 10-28铆足干劲精准发力,恒源矿冲刺全年任务目标
- 06-17合肥高新区举行链通高新“大手拉小手活动”
- 02-05深入推进“党建+”融合助力中煤新集队伍发展
- 09-23中秋情意浓 中铁四局淮南项目部一封家书传深情
- 11-18合巢经开区: 以“生态线”拉起发展大阳线
- 06-23青年“话”安全 恒源矿唱响安全发展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