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有60余所高校部署自主量子计算教育方案
时间:2025-01-02 17:14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彭学英/吴明 张骅
本报记者 彭学英/吴明 张骅 2025年,是联合国宣布的首个国际量子科学技术年。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中国通信学会将于1月16日在合肥举办首届量子计算产教研人才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教师和中国首条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链的研发团队,将共同研讨如何更好自主培养中国未来量子计算人才。截至目前,我国已有60余所高校部署
本报记者 彭学英/吴明 张骅
2025年,是联合国宣布的首个“国际量子科学技术年”。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中国通信学会将于1月16日在合肥举办首届量子计算产教研人才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教师和中国首条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链的研发团队,将共同研讨如何更好自主培养中国未来量子计算人才。截至目前,我国已有60余所高校部署自主量子计算教育方案。
国内目前量子计算专业人才仅以“千”计,人才稀缺已制约我国量子科技发展。此前,联合国宣布2025年为“国际量?科学技术年”(IYQ)。该宣言旨在提升全球对量子计算在21世纪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的认识,并确保所有国家都能获得量?教育和机会。据统计,全球包含G7在内的众多国家已将量子科技人才培养纳入国家计划。我国教育部自2020年首次增设量子信息科学专业以来,至今已有13所高校获批。
中国如何培养未来的自主量子计算人才?是跟随西方量子计算教育方案,还是使用中国自主教育方案?中国的大学是用西方“刀叉”教授量子计算,还是用中国的“筷子”培养未来自主人才?“这是关乎未来的一个教育战略选择。”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赵雪娇说。
目前我国已有60余所高校采用本源量子自主量子计算教育系统,量子计算教育的“中国筷子”正在逐步壮大。中国通信学会量子计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韩剑告诉记者,已部署自主量子计算教育方案的高校将在研讨会上分享相关教育经验,学会希望更多中国高校参与此次研讨,汇聚更多力量共同加强中国量子计算自主人才培养。
“北京大学教授将分享如何运用自主量子计算机进行教学科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分享如何培养量子计算未来科学家,长江大学教授将分享如何培养量子计算工程师,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将分享如何创建了全国首个量子计算微专业,蚌埠医科大学教授将分享如何培养全国首批量子计算数据医学交叉人才。”韩剑介绍。
据了解,首届量子计算产教研人才研讨会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中国通信学会量子计算专委会承办,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如需参会请关注中国通信学会量子计算专委会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 10-01群众安全无“小事”,合肥高新区党建引领干“
- 08-17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莅临中铁四局上海公司一项
- 12-31怀宁县确保元旦期间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 10-15朱仙庄矿“倪龙群安讲堂”走进神华宁煤集团
- 08-22涡北选煤厂多措并举提升设备维护质量
- 07-18中铁四局一公司有个天然氧吧制梁场
- 03-30盘点2017年合肥工业20项工作亮点
- 06-14钱营孜矿开展“敬畏生命”大讨论
- 05-29合肥市瑶海区孩子们彩笔绘民俗“迎端午”
- 07-01合肥物联网科技产业园正式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