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侠:怀宁县“80后”恪守百善孝为先
时间:2021-01-16 00:02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钱续坤 张文涛
天气转晴,郭侠在每天早饭过后,都要将公公推到院子里晒晒太阳,捏捏腿。这个不远千里从江苏省邳州市嫁到怀宁县一个小山村的“80后”,为了伺候瘫痪公公失去了年轻人的“娇惯”,至今居无定所的她却依然恪守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天气转晴,郭侠在每天早饭过后,都要将公公推到院子里晒晒太阳,捏捏腿。这个不远千里从江苏省邳州市嫁到怀宁县一个小山村的“80后”,为了伺候瘫痪公公失去了年轻人的“娇惯”,至今居无定所的她却依然恪守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千里迢迢,江苏女孩远嫁怀宁
1988年,郭侠出生在江苏省邳州市的一个农村家庭,2006年与家住怀宁县清河乡金山村库岭组的陈中炉在扬州打工时相识相知相爱。郭侠的父母对这桩婚事极力反对,为了阻止二人的婚事,郭侠的父母故意开出了要10万元彩礼的要求。
郭侠知道父母的担忧:一是因为远嫁安徽怀宁,穷富不知;二是因为对陈中炉家里人不了解,怕女儿受了委屈。但倔强的郭侠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并耐心说服父母,最终二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时,郭侠没有要求彩礼,婆家也能力没有给他们建新的房子。婚后一直和公婆、小叔子挤在家中仅有的一处房子里。小叔子结婚时,公婆决定将房子给他做新房,通情达理的郭侠没有提出任何要求。“毕竟我是做嫂子的,房子我们可以自己挣钱做。”
早些年,郭侠夫妻二人在外打工也没积攒多少钱。前年,夫妻俩在浙江嘉兴做起了早点生意,一年纯利润有七八万,收入还算可观。“本来打算去年再大干一年,回来就可以做新房子了,没想到父亲出了这样的意外。”陈中炉惋惜地说道。“好在弟弟、弟媳常年在外打工,我们可以暂时住在他们的房子里。”
突遭变故,好儿媳撑起一片天
2014年3月的一天,郭侠的公公陈金钱在拆除自家一处破旧棚子的时候,不慎从高处摔下,当场昏迷不醒。在紧急抢救无效后,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医生告知家人,别浪费钱了,醒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即便出现奇迹,醒来了也是终身瘫痪。一个普通的农村人家,突遭这样的变故,犹如天塌一般。
“只要公公有一口气在,花再多钱也要救他。”郭侠的态度,让这个慌了神的家有统一的意见。一天、两天……一周、两周……在重症监护室待了近50天的陈金钱醒来了。这个奇迹让家人喜极而泣,同时,也为陈金钱今后的生活产生了忧虑。
在住院的3个多月时间里,丈夫陈中炉和婆婆都在医院守候着,家里的一切都压在郭侠身上。其实,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最大的难题是筹钱。一共花了将近30万,家中的积蓄花完还差了很多,只好向亲友借钱。
“我是外地人,只能向娘家人借。”回想当时的情形,郭侠还是流露出为难的情绪,但看着坐在轮椅上的公公,还是露出了笑容,“虽然欠了十几万的债务,但值得,毕竟公公醒来了”。
公公出院了,郭侠夫妇俩便不能像往年一样出去做早点生意了。“婆婆一个人在家里,要照顾孙子,还要照顾公公,哪忙得过来?”
不管狂风暴雨,生活终要继续。不能外出做小生意的郭侠,就利用住在村道边的优势,收拾出一间十多平米的房子,开起了小店,卖些日用商品。丈夫也是在周边找些零活做。郭侠不仅要带自己的孩子,还要帮着婆婆照顾小叔子家的孩子。所有的收入,也只够家中的日常开销。
为了减少家庭开支,郭侠的婆婆开始打理起家里的一点田。家里的一切事务都要靠郭侠撑起来。看店、带孩子、做饭、洗衣服……这些事对勤快的郭侠来说,虽然繁杂却也不难,最辛苦的就是照顾公公。
床前尽孝,不是闺女胜似闺女
刚出院时,公公只能吃流食,郭侠每天还要喂公公六七次。为了给公公补充营养,郭侠就学着煲汤。还要抽时间给按摩,从头部开始,肩、胳膊、手指都要一点一点按,尤其是腿部,几分钟不按就会浮肿。
2014年10月的一天,在店里忙活了一阵的郭侠抽身给公公喂水,之后就给公公按摩。刚给公公抬起手,公公就觉得痛。那时公公说话还不是很清楚,但依稀能听得出来公公在骂她。郭侠没有生气,还不住地就劝公公:“痛,也要慢慢活动,这样才能好起来……”越是劝说公公越是骂得厉害。婆婆知道后,便责骂陈金钱。直率的郭侠却说:“爸是病人,也是老人,我做晚辈不觉得委屈,只要他能好起来,挨骂也值了。”
这些都还好,令郭侠为难的就是公公大小便不能自理,做儿媳的照顾起来极不方便。去年年底的一天,丈夫和婆婆都外出,公公要下床解大便。郭侠就扶起公公,将公公的一只胳膊搭在自己肩上,一步步向厕所挪动,可没走几步,就拉在了裤子上。郭侠不仅为公公擦洗身子,还把换下来的脏衣服都清洗干净。
在郭侠的精心照顾下,公公的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转,右边身体有了少许知觉,说话也渐渐清晰起来。邻居们都说郭侠是个好儿媳,而在公婆心里郭侠比亲闺女还要亲。
“只要公公好起来就行,我和老公还年轻,房子早晚能做起来的。”郭侠并没有抱怨丈夫,也没有抱怨公婆。拥有属于自己的新房子,对她来说是一个很遥远的目标。“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我现在怎样对待长辈,孩子长大了就会怎样对待我。”
千里迢迢,江苏女孩远嫁怀宁
1988年,郭侠出生在江苏省邳州市的一个农村家庭,2006年与家住怀宁县清河乡金山村库岭组的陈中炉在扬州打工时相识相知相爱。郭侠的父母对这桩婚事极力反对,为了阻止二人的婚事,郭侠的父母故意开出了要10万元彩礼的要求。
郭侠知道父母的担忧:一是因为远嫁安徽怀宁,穷富不知;二是因为对陈中炉家里人不了解,怕女儿受了委屈。但倔强的郭侠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并耐心说服父母,最终二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时,郭侠没有要求彩礼,婆家也能力没有给他们建新的房子。婚后一直和公婆、小叔子挤在家中仅有的一处房子里。小叔子结婚时,公婆决定将房子给他做新房,通情达理的郭侠没有提出任何要求。“毕竟我是做嫂子的,房子我们可以自己挣钱做。”
早些年,郭侠夫妻二人在外打工也没积攒多少钱。前年,夫妻俩在浙江嘉兴做起了早点生意,一年纯利润有七八万,收入还算可观。“本来打算去年再大干一年,回来就可以做新房子了,没想到父亲出了这样的意外。”陈中炉惋惜地说道。“好在弟弟、弟媳常年在外打工,我们可以暂时住在他们的房子里。”
突遭变故,好儿媳撑起一片天
2014年3月的一天,郭侠的公公陈金钱在拆除自家一处破旧棚子的时候,不慎从高处摔下,当场昏迷不醒。在紧急抢救无效后,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医生告知家人,别浪费钱了,醒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即便出现奇迹,醒来了也是终身瘫痪。一个普通的农村人家,突遭这样的变故,犹如天塌一般。
“只要公公有一口气在,花再多钱也要救他。”郭侠的态度,让这个慌了神的家有统一的意见。一天、两天……一周、两周……在重症监护室待了近50天的陈金钱醒来了。这个奇迹让家人喜极而泣,同时,也为陈金钱今后的生活产生了忧虑。
在住院的3个多月时间里,丈夫陈中炉和婆婆都在医院守候着,家里的一切都压在郭侠身上。其实,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最大的难题是筹钱。一共花了将近30万,家中的积蓄花完还差了很多,只好向亲友借钱。
“我是外地人,只能向娘家人借。”回想当时的情形,郭侠还是流露出为难的情绪,但看着坐在轮椅上的公公,还是露出了笑容,“虽然欠了十几万的债务,但值得,毕竟公公醒来了”。
公公出院了,郭侠夫妇俩便不能像往年一样出去做早点生意了。“婆婆一个人在家里,要照顾孙子,还要照顾公公,哪忙得过来?”
不管狂风暴雨,生活终要继续。不能外出做小生意的郭侠,就利用住在村道边的优势,收拾出一间十多平米的房子,开起了小店,卖些日用商品。丈夫也是在周边找些零活做。郭侠不仅要带自己的孩子,还要帮着婆婆照顾小叔子家的孩子。所有的收入,也只够家中的日常开销。
为了减少家庭开支,郭侠的婆婆开始打理起家里的一点田。家里的一切事务都要靠郭侠撑起来。看店、带孩子、做饭、洗衣服……这些事对勤快的郭侠来说,虽然繁杂却也不难,最辛苦的就是照顾公公。
床前尽孝,不是闺女胜似闺女
刚出院时,公公只能吃流食,郭侠每天还要喂公公六七次。为了给公公补充营养,郭侠就学着煲汤。还要抽时间给按摩,从头部开始,肩、胳膊、手指都要一点一点按,尤其是腿部,几分钟不按就会浮肿。
2014年10月的一天,在店里忙活了一阵的郭侠抽身给公公喂水,之后就给公公按摩。刚给公公抬起手,公公就觉得痛。那时公公说话还不是很清楚,但依稀能听得出来公公在骂她。郭侠没有生气,还不住地就劝公公:“痛,也要慢慢活动,这样才能好起来……”越是劝说公公越是骂得厉害。婆婆知道后,便责骂陈金钱。直率的郭侠却说:“爸是病人,也是老人,我做晚辈不觉得委屈,只要他能好起来,挨骂也值了。”
这些都还好,令郭侠为难的就是公公大小便不能自理,做儿媳的照顾起来极不方便。去年年底的一天,丈夫和婆婆都外出,公公要下床解大便。郭侠就扶起公公,将公公的一只胳膊搭在自己肩上,一步步向厕所挪动,可没走几步,就拉在了裤子上。郭侠不仅为公公擦洗身子,还把换下来的脏衣服都清洗干净。
在郭侠的精心照顾下,公公的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转,右边身体有了少许知觉,说话也渐渐清晰起来。邻居们都说郭侠是个好儿媳,而在公婆心里郭侠比亲闺女还要亲。
“只要公公好起来就行,我和老公还年轻,房子早晚能做起来的。”郭侠并没有抱怨丈夫,也没有抱怨公婆。拥有属于自己的新房子,对她来说是一个很遥远的目标。“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我现在怎样对待长辈,孩子长大了就会怎样对待我。”
相关文章
- 10-19皖北煤电智能公司召开智慧矿山项目启动会
- 01-25朱仙庄矿企业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
- 09-27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将党建引入企业发展中
- 03-14凝心聚力破难题 刘庄矿久久为功创标杆
- 09-23恒源股份任楼矿加减并用算好安全经营两本账
- 04-26麻地梁矿“导师带徒”式技术传承当休矣
- 07-08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多措并举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
- 02-08书画家义写春联送合肥市瑶海区一线环卫工人
- 06-22皖北煤电智能公司设立分会场参加集团工作会议
- 01-22合肥瑶海区实施“薪火永相传、建功新时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