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桥一矿节能降耗收获“真金白银”
时间:2015-12-07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作者:张峰

该矿加工车间职工,正对报废设备进行重新加工
对生产用梯子梁、皮带机杠杆、H架、水泥背板(盖板)等由外购改为自制加工;自主维修了水泵、汽缸等,累计节约资金近60多万元……在煤炭行业不景气的形势下,皖北煤电刘桥一矿大力推行降本增效,通过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修旧利废,给企业节约出“真金白银”。今年前三季度,该矿充分利用了价值1800余万元的闲置积压物资,努力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日前,笔者在该矿支护管理中心加工车间,看到一排经过“改头换面”的叉车,正整装待发,随时向百米井下进军,一名车间工人正埋头利用手中电焊给叉车队伍进行编号。据该矿支护管理中心中心负责人陈文体介绍:“这些叉车都是利用矿上报废的铰接顶梁等废旧物资加工而成,目前,该中心已利用废旧物资完成头批20辆叉车,按照每辆3000多元成本计算,一举就为矿上节约资金近8万元。”随后,笔者又跟随陈主任来到了另外一个车间,远远望去,一阵青烟,几名加工车间职工,正利用自制车床将一块块报废皮带,按照规定尺寸,切割成一条条符合要求的“窄”皮带,原来,这些“窄”皮带,将经过再次打眼、加工等工序,替代矿井下巷道支护品——W钢带。陈主任介绍说,“原先矿上使用的W钢带成本一米要30多元,一根就要一百多元,现在我们利用矿废旧皮带进行二次加工,替代了原先使用的W钢带,现在井下每天使用量都要在60根左右,我们每天就可以替矿上节约6000多元”。一天6000元,一个月就要18万,一年就要为矿上省下200多万元,笔者不禁掰起手指头算了起来。
积沙成塔 集腋成裘。举手投足间的小做法,都有可能成为开源节流的大举措,在挖潜增效的道路上,刘桥一矿人人都是主角,并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上一篇:百善矿保运区“量体裁衣”炼安全强兵
- 下一篇:钱营孜矿发展宣讲走基层
相关文章
- 01-05防控严峻形势下,口孜东矿抗疫保供显担当
- 01-18百善矿保运区强化警示教育开启新年“安全模式
- 10-12孙疃矿技术员“夜校”开课了
- 01-22楚源公司战风雪保障综采设备检修进度
- 10-09中铁四局工人国庆节坚守地铁施工一线
- 06-29涡北选煤厂推进“四化”建设撤销筛分厂房控制
- 05-07中铁四局建筑公司某项目部关爱农民工职业健康
- 05-13百善矿保运区“三种意识”降成本
- 11-06双龙公司通风区出重拳落实“三铁”精神
- 11-18中铁四局一公司郑州项目部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