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时间:2015-02-06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2015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技改投资增长13%左右
本报记者 郝玲 吴明

淮北临涣焦化公司煤场大型堆取料机正在进行取煤作业,保证炼焦生产原材料持续稳定供应(魏玉东 摄)
日前,记者从安徽省经信委获悉,安徽省2014年前11个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2%,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2014年,安徽省工业和信息经济呈现“运行平稳、总量跨越、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一是总量迈上万亿台阶。预计,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9500亿元左右,全部工业增加值有望跨上万亿台阶,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二是增速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前11个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2位。
三是高成长产业迅猛增长。前11个月,十大高成长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951.8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智能语音产值分别增长96.4%、54.9%、65.6%、22.1%、38.5%。
四是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前11个月,规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9万亿元,总量超过福建、上海,跨入全国十强,14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
五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预计,全年净增规模企业1259户,居全国第4位,规模企业总数达16372户。亿元以上企业达6600户、较上年净增700户,超10亿元480户、净增50户。
与此同时,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信息经济活力迸发、两化融合水平跃升、民营经济贡献突出、中小企业增势强劲、工业动力作用增强。
2015年安徽省工业发展目标是,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技改投资增长13%左右。具体目标量化为“万千百十”:
“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万亿元以上,新增企业5万户。
“千”: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000项、技术创新项目1000项,推广应用机器人1000台,建设智慧企业3000家,推广新能源汽车5000辆,信息消费规模超过2000亿元。
“百”:打造智能制造车间100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00个,推广应用信息消费创新产品100件,培育国家和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标试点企业100家、诚信管理企业100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0户、省级新产品300项以上,新增直接融资后备资源库入库企业700户。
“十”:创建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30个、产业集群专业镇建设示范点30个,新认定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30个、工业设计中心20个,制定各类标准30个以上,培育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户以上、省级标准化示范企业60户。 - 上一篇:尹同跃:自主品牌未来来自品牌号召力
- 下一篇:“众包”造车欲让“凯旋之翼”飞高
相关文章
- 10-15“高颜”热浪侵袭武汉,瑞风S2“高颜”实力何在
- 08-06合肥经开区超额完成企业新录用人员培训
- 11-28江淮新能源103台iEVA50交付安徽大众出租车
- 02-25合肥经开区战疫先锋 ② 朱磊:防疫一线人社干部
- 05-28【全国两会】魏臻:统筹大科学装置带动本土科
- 10-13长三角女企业家齐聚合肥掀起“头脑风暴”
- 01-29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高新区块发布阶段性建
- 01-02江淮iEV斩获深圳联程项目大单,新能源领域再下
- 03-13杨杰:建议尽快出台支持企业办学实施细则
- 02-04新建100个智能工厂 安徽推动实体经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