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声谷”调查 合肥高新区如何倍增科大讯飞效应_看安徽
当前位置:主页 > 个人专栏 > 张晓梅 >

“中国声谷”调查 合肥高新区如何倍增科大讯飞效应

时间:2016-08-02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作者:本报记者 张晓梅 / 吴明 张骅

1中国声谷

2启路达公共安全检测系统

    7月7日,与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以下简称合肥高新区)相邻的安徽启路达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国平为刚刚获得一项标的2000万元以上订单而高兴,这是今年以来十多个订单之一。前两天他还为这一项目的启动资金发愁,如今在合肥高新区管委会青年创业引导资金的示范带动下,400万元贷款已顺利进账。类似这样救急之事在合肥高新区时有发生,特别是那些刚起步的创业者和创新进入关键期的中小型企业,更是受益多多。
    在合肥高新区有几个全国知名的“双创”平台,以科大讯飞为技术平台的“中国声谷”就是其中之一。


基于科大讯飞的产业集群
    在以科大讯飞为技术平台的“中国声谷”,其招商部总监关春光说,“中国声谷”作为部省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大讯飞语音技术为核心要素,全面负责“中国声谷”的运营管理,通过投资、招商和孵化等方式,加速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创业项目的集聚与发展,为入园企业提供科学、先进、创新的培育孵化服务。
    据了解,对入园企业除了可以享受省、市、区相关产业扶持配套政策之外,园区还对具有国际化背景、自主创新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商业模式成功、发展前景良好,对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有重大引导或推动作用的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实行“一事一议”优惠政策。
    安徽声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首批落户“中国声谷”的语音类企业之一,产品研发负责人虞焰兴拿着一个类似手机的机器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这是一款可以将录音同步变成文档的语音速记本,其原理是采用硬件+软件+平台的设计模式,通过监听语音信号,运用语音识别技术,把声音转换成文字,并可保存到云服务器的产品。他说,这是第一代产品,稍显笨拙,新一代产品更加秀美时尚,目前正在测试中。就是这第一代产品也是供不应求。
    与之相邻的安徽多威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向记者展示的是一套智能语音配药系统,在董事长金仁宏的一声指令下,载有某药品的药盒已送到了大家面前。这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公司研发的智能药物分拣系统,通过智能物流搬运、智能语音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计算机控制及管理、条码识别技术,研制开发了一个现代化高效全自动的药物分拣方式,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金仁宏告诉记者,落户合肥高新区,看中的是“中国声谷”的技术、创新平台和园区周边的潜在市场。他说,因为有多重识别、核验进行把关,这套系统的准确率达100%。
    “中国声谷”的神奇无处不在。“音乐!”随着安徽咪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咪鼠科技)CEO马洪海的指令声,电脑界面上立即显示出音乐文件夹,再次说出歌曲的名称,优美的旋律瞬间流淌在整个工作间里。原来是该公司开发研制的一款新型鼠标在起作用。
    咪鼠科技成立于2015年,位于合肥高新区中国声谷。公司基于科大讯飞智能语音核心技术,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人机交互解决方案。他们以语音鼠标作为进入语音领域的切入点,可为各类企业和单位提供在线人机交互定制服务。
    马洪海说,咪鼠(MiMouse)是该公司推出的全球首款智能语音鼠标产品,在传统鼠标功能的基础上,集成强大的语音控制功能,依托在线持续的功能迭代与服务更新,使得鼠标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硬件产品,而是成为一款“互联网+”产品,彻底颠覆传统鼠标的定义。
    关春光说,以上三家企业是“中国声谷”的企业代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仅十几个人组成的创业团队,都是基于科大讯飞语音核心技术,都是在合肥高新区和“中国声谷”的帮扶下研发出高精尖产品,并走向市场。


基于资金人才的产业扶持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宋道军介绍说,“十二五”以来,合肥高新区坚持“产业为王”,着力“做大引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突破发展,新兴业态持续涌现,形成富有活力、多元支撑的产业体系。通过引进重大投资项目,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公共安全、光伏新能源五大新兴产业,形成以科大讯飞、联发科技、安科生物、科大智能、四创电子和阳光电源等龙头企业带动的新兴产业集群,为双创发展打下良好的产业基础。
    在发展大项目同时,合肥高新区始终把培育高科技,在世界上具有话语权、有市场前景的中小型企业作为产业培育的重点,宋道军说,这些企业是大企业的摇篮,是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和源头。在引导扶持这类企业中,合肥高新区不遗余力。
    对此,夏国平深有感触。他认为,新兴产业就是要做社会需要的产品,启路达经过10多年的潜心研究,开发出了检查方便,无毒害公共安全检测系统,其核心技术就是NQR定性技术和弱光子透视技术,现已有多套设备在公共安全场所应用,目前正在进行量子检测技术的产业化。这一技术的应用,将从根本上解决炸药、毒品等高危品的检测问题。他说,启路达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对世界公共安全产业产生颠覆性影响,其产业价值在千亿元以上。而这个企业目前人员还不足百人。
    “只有方向对了还不行,还要为入园企业设法解决人才、资金等问题。”合肥高新区人事劳动局综合处处长沙溪说,虽然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者一身本领,但必须拥有一批高知人才组成的技术团队才能创业有成。为此,合肥高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围绕集成电路、智能语音、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大人才聚合效应,提高人才与产业的契合度。通过相关政策和营造宜居环境,年均引进各类人才约2万人,90%以上集聚在主导产业,“产业招才”效应明显。
    为了解决高新技术企业资金问题,合肥高新区可谓想尽了办法。区财政局社保处处长严晓娟说,截至目前,高新区集聚了股权投资基金64只,基金管理资金规模668亿元。依托省投资集团、省担保集团等成功引进省高新投、中安资本等基金管理公司总部,已形成省、市级投资机构总部集聚地。基金种类齐全,集聚有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并购基金等,投资覆盖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扩张期、成熟期和Pre-IPO各个阶段企业。高新区已成为全省基金集聚规模最大、基金产业发展条件最成熟、股权投资活动最活跃的区域。
    7月26日,在调研采访快要结束时,合肥市分管工业副市长王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合肥高新区的高新企业发展成果见证了合肥市“双创”实践,说明了合肥市始终把适销对路的产品作为产业发展方向,但创新、创业永无止境,发展永远在路上。为了百姓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们将在新的基础和起点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记者手记

平台联结创业、创新、科研和产业化

    记者发现,在合肥高新区“双创”有一个重要特点,无论是创业或是创新,都是建立在园区内现有平台基础上,让“双创”人员和企业在平台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园区成了“双创”的桥梁和纽带,把创业、创新、科研和产业化联结在一起。
    合肥高新区科技局综合处处长王玉清说,创新、创业的主体是科研人员和在校研究生、博士生,科研专家注重学术研究,追求论文品质,对科研成果产业化并不十分关心,而那些在校学生,除了知识和年轻人的冲劲,一无经验,二无资本,白手创业谈何容易。高新区的平台建设恰恰解决了这些问题。
    王玉清说,合肥高新区一直致力于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为一体的全程“双创”载体。截至目前,全区拥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44家,其中包括18家众创空间(国家级4家),18家孵化器(国家级6家),8家加速器,各类孵化场地面积达26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3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