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杨郢乡探索“扶贫车间”进农村新模式
时间:2018-04-23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作者:詹宇晨
2017年是杨郢乡脱贫攻坚的“突围年”,这一年,杨郢乡在该乡率先探索“扶贫车间”进农村新模式,并在该乡红星村“瑞光鞋业有限公司”推广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扶贫车间”进农村,方式新颖,一举三得
据杨郢乡工作人员介绍,将“扶贫车间”搬进农村,是个一举三得的利好措施。一方面可以解决企业招工难、稳工难、工厂场地不足、生活服务设施不足的难题;二可让不便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增加收入,加快困难人群的脱贫工作,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改变村民的精神面貌;三则是可以成为杨郢脱贫攻坚工作的新模式、新抓手,将以往的“输血”扶贫转变为“造血”扶贫,创新了脱贫攻坚工作模式,实现农村扶贫的长效机制。
提高资源利用率,切实可行,各方叫好
瑞光鞋业负责人佘本军告诉笔者:近年来,由于整体经济形势下行,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压力增大,对于“瑞光鞋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以“扶贫车间”模式将工件外发到乡村加工,企业可节省工厂场地,减少工人生活设施投资,节约经营管理费用,而且一举解决了招工难、稳工难的问题,企业可以开足马力,提升产能和利润。
此外,经走访了解到,随着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杨郢各村道路硬化工作基本完成。农村公路已经实现了“组组通”,正向着“户户通”稳步迈进。“现在很多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县城上学,村里的小学撤销后,有的村很多教室闲置,或有闲置的农房,有些村民也愿意将房屋闲置的部分出租。所以‘扶贫车间’的交通、电力、通讯、场地等不存在问题。”杨郢乡副乡长毛耿峰解释道。
“扶贫车间”这种灵活的就业方式,对就业人员技术要求不高,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上岗,上班时间没有严格限制,按件计酬,这样对解决贫困人口因年老体弱、在家照料孩子无法外出就业等难题,有较大现实意义。据预测,杨郢推广的“扶贫车间”新扶贫模式,计划可安排剩余劳动力达500人,每年为每户农民增加纯收入1.5万元以上。
“扶贫车间”政府引导,企业安心,农民放心
位于杨郢乡红星村的瑞光鞋业扶贫车间是2017年3月20日创办的,主要经营服饰、鞋帽及原料制造、销售等。4月4日笔者前往的时候,张华香等15名贫困户正在接受技术培训。车间负责人佘本军告诉我们,经过培训为熟练员工后,每天能有120元左右的收入。目前,该企业已经解决了70多人就近就业的难题,目前已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17人
为将此设想变为现实,该乡组织人员进企业、进乡村、进农户,就“扶贫车间”进行专题调研,了解企业扩产增效业务外发加工的需求,和农村留守贫困人员就业要求、身体状况、劳动技能、村组场地及电力供应等情况,并对“扶贫车间”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方式进行初步探索。“我们各相关单位除了加强宣传,鼓励企业、村民参与外,还将有针对性地培训村民,让他们熟练掌握车间生产、管理、质检、安全等知识。”杨郢乡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探索“扶贫车间”新模式,致富一人,脱贫一片
未来,杨郢乡将因地制宜,加强协调对接,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集体闲置土地、房屋等创办扶贫车间或扶贫加工点,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开展农产品加工、手工艺、来料加工等投资少、见效快、能直接受益的项目,力争在7个村都建设一个扶贫车间。吸纳周边贫困人口就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并将加强与人社局、环保局、扶贫办及相关村委衔接,吸取各方建议,为“扶贫车间”提供多方支持。
“未来,我乡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协调,确保扶贫车间有稳定的订单;同时,加大管理和培训力度,特别是对业务和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升车间负责人的管理水平,此外,协调相关帮扶单位做好帮扶,做到无缝对接,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并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网上创业,实现创业一人,致富一人,脱贫一片。”杨郢乡扶贫分管领导,乡人大主席石广田如是说。
- 上一篇:洛河发电厂扎实推进深度配煤掺烧工作
- 下一篇:合肥市五一前后六大活动弘扬劳模精神
相关文章
- 02-08皖北煤电恒源煤矿“三员”联动齐发力开启安全
- 03-02合肥航空货运何以迅猛发展?
- 05-01石益民:钱营孜矿甘于奉献的采煤队长
- 06-29安徽无为多项活动纪念建党91周年
- 08-27合肥瑶海区爱心助学子
- 05-21合肥瑶海区全面加快保障房建设
- 07-23煤炭工业智能化皖北煤电集团智能公司绽芳华
- 08-28华塑股份“五堂课”提升企业软实力
- 06-08任楼矿吹响安全生产月冲锋号筑牢安全防线
- 11-25怀宁县全流程精准服务世界制造业大会签约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