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探索新路径让水利民生更惠农
时间:2017-01-17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作者:钱续坤胡浩
在推进水利民生工程建设中,怀宁县不断探索新的资金筹措机制、工程验收方式和工程管护方式,积极发挥各方作用,促进工程建管,让水利民生更进一步强农惠农。
2016年来,该县共更新改造泵站57座1535千瓦,小型水闸24座,塘坝801口,沟河47条,小水库除险加固9座,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5359人。目前,全县完成农田水利建设投资1.747亿元,投入工日65万个、机械设备7.5万台班,土石方630万立方米;疏浚河道74.9公里,清淤沟渠110公里,新建和改造泵站52座,除险加固小型病险水库9座,扩建、清淤当家塘1594处;新增蓄水能力430万立方米以上,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12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6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新增年节水能力200万立方米,实现了强农惠农目标。
在具体措施上,该县首先探索资金筹措新路径,强化资金自筹配套助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进行地方自筹,通过自筹配套,加大了资金投入,工程的规模和质量明显上了台阶。马庙镇郑河村4名股东成立郑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经营,形成建设、管理、维护的模式,解决了自筹资金的困难,加强了工程的建设管理,促进了小型水利工程效益的极大发挥。其次探索验收新路径,聘请第三方验收评价。为加强全县发生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工程建设验收管理,该县水利局委托了安徽独秀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对全县小型水利工程进行考核验收评价,对工程项目完成数量、规模和质量等的考核验收评价结果,保证奖补资金能合理地与完成的数量、规模和质量一致,充分发挥了奖补资金效用。再次探索工程管护新路径,市场化管护明确责任主体。按照“谁经营、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思路,采取专业管护、市场化管护、委托管护等方式,确保水利民生工程设施长期发挥效益,全县参与水利民生工程建后管护的组织达179个,管理人员达347人。
- 上一篇:孙疃矿三举措促全年节支创效1903万
- 下一篇:奇瑞连续14年位居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
相关文章
- 11-17钱营孜矿职工蔡跃获“埇桥好人”称号
- 09-04恒源矿多形式掀起安全生产理念学习宣贯热潮
- 04-26中铁四局“珠城”项目部员工共建幸福家园
- 07-21恒泰公司突击队员与解放军并肩“作战”
- 01-14合肥市瑶海区“爱心饺子宴”献给农民工
- 12-31年末岁初 中煤新集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 03-16怀宁县高河镇:乡村治理迎来“春暖花开”
- 06-09合肥市瑶海区赛龙舟“迎端午”
- 08-23【新锐平】务必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 08-23怀宁县警方遣送非法入境缅甸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