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小盆景做成大风景
时间:2013-12-17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来安县中国文具产业示范区发展侧记
韩先秀 / 文
与芜湖方特非遗文化游乐园齐名,同宣城中国宣纸文化产业园媲美,来安县中国文具产业示范区从小到大,文化产业积少成多,示范区以其错位和创新发展的竞争优势、先行和集群发展的示范效应,名列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特色产业园区和安徽省重点扶持十大文化产业园区,成为安徽文化产业一道靓丽风景。
如椽巨笔勾勒蓝图
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文化企业发展空间扩大,文化市场风起云涌。文化产业几乎空白的来安县借势而起,紧扣产业发展政策和市场律动节拍,积极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创新与中国文体协会、中国制笔协会、贝发集团四方共建模式,成功搭建示范区发展平台,抢占文化产业新高地。
自2011年4月中国轻工协会正式批准筹建示范区,该县一个文具产业区域经济新航母的美好蓝图逐渐清晰。示范区总规划用地3000亩,总投资约53亿元,致力打造中国文具供应链运营服务平台,建立制造中心、交易中心、创意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分销物流中心,实现建设一个平台、创建十个品牌、引进百家企业、开发千种产品、带动万人创业的目标,将形成代表中国文具先进制造业水平,产业集群配套、低碳绿色的产业示范区。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示范区的青睐和合作,坚定了当地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信心。该县成立四方共建管委会,县长亲自挂帅担任主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常务副主任,专设招商和帮办二个分局,强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和发展。争取10年内示范区引进集纳制造、交易、创意设计、物流、工程技术多项功能的文具礼品相关企业50-100家,实现年产值300亿元、税收10亿元。
错位承接破题升级
为在动漫、影视、娱乐等文化新兴业态中脱颖而出,来安县扬长避短,积极破除文化产业基础薄弱瓶颈,巧借东部沿海文化产业转移“东风”,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大力引进、扶持和发展文具、文教、文体“三文”产业,创优投资环境,建设文化产业集群。先后有总投资5.3亿元贝发制笔城、总投资5.6亿元的成路纸品制造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牵动力强的26家企业集中入驻。
示范区谨遵市场资源配置最优原则。从优化投资环境着手,把产业劣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形成吸引项目和企业集聚强磁场。相继出台《关于推动文具产业示范区孵化器发展的意见》等10多个产业引导扶持政策,按企业投资规模和强度实施政府税收奖励,对高科技和高新技术项目采取“一企一议”方法给予特殊优惠。全面建设办公、商贸、金融、仓储、物流、休闲等功能小区,组建中国文具工程技术中心、商品交易中心、创意设计中心等九大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企业集约化、专业化生产。
开辟“文化企业服务绿色通道”,确定28名工作人员对示范区招引项目和各类企业进行“保姆式服务”,利用电话、网络、信箱等方式,对企业签约、建设、投产等阶段性工作进行全程帮办帮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安徽成路文化纸品有限公司在租用厂房生产期间,接到一笔涉外业务,由于该企业未能办理涉外印刷经营许可证而不能签订销售合同。在示范区积极协调下,企业提前了45天办理相关手续,成功拿到定单。
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作为入区最早的文化企业,安徽图强文具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得顺风顺水,业绩一路飙升,产品远销欧美、中东、南北美、东南亚、非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年产值和销售收入双双过亿,年创汇达1000多万美金,被誉为“中国橡皮擦大王”,已成长为国内专业制造橡皮擦系列、铅笔系列、固体胶系列的龙头企业。今年5月企业成功入选“安徽民营文化企业100强”。
图强文具只是示范区璀璨星空闪耀的一颗。经过几年的发展,示范区内已经形成了文具产业全产业链雏形,在促进产业集聚,促进人力、科技资源整合,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等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已成为文化企业茁壮成长的孵化器、骨干文化企业壮大发展的助推器。安徽新贝发制笔城有限公司、图强文具和安徽成路文化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晋升”中国文化用品百强企业,区内100多个种类产品行业领先,涉及文化创意、电子书、工艺品等众多文化产业领域。
园区的聚集效应初步显现。示范区已落实规划用地1100亩,建设工业用房160000平方米,实现投资12亿元人民币。区内入驻企业有16家投入生产,开工建设9家,年产值已达10亿元,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近3000个。由于示范区企业外向度高,来安县今年上半年一跃成为安徽省外贸经济增幅第一县。 相关文章
- 06-29怀宁县念好商事制度改革“三字经”
- 09-05华塑公司以思想大解放激发经营管理潜力
- 08-31安徽省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现场会在合肥高新
- 11-12淮北矿业许疃煤矿“充电”提能力
- 07-25合肥高新区成功举办“争夺标准话语权”讲堂
- 04-30麻地梁矿:绽放在三省交界处的智慧明珠
- 09-19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在产城融合中蝶变
- 02-29尹同跃的“38军”,捷途究竟有多硬核?
- 11-22【论道】对待安全心再细胆也不能大
- 03-11彭寿:加速基础材料绿色转型 助力“双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