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经济形势下合肥动力不减
编者按 党的十七大以来,合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令人瞩目,GDP、工业、投资和居民收入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很多指标都跨入全国省会城市前10强。11月6日,合肥召开了“科学发展新跨越,奋勇争先进十强”系列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在工业、投资、消费、进出口、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就业等方面的发展成就。为了梳理合肥市的政策措施和独到的做法,展现10年来的发展业绩,本报将从今天开始陆续推出重点报道。
合肥新跨越争先进十强庆十八大系列报道之一
本报记者 张骅 郝玲 / 文
11月6日,在合肥市召开的“科学发展新跨越,奋勇争先进十强”庆十八大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合肥市统计局副局长金佩介绍了10年来合肥经济发展,尤其是今年以来合肥市经济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所取得的业绩。
GDP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15位
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七大以来,合肥GDP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保持第15位,与福州总量差距缩小;地方财政收入由2007年的第14位升至第9位,前进5位;规上工业增加值由第12位升至第11位,前进1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第9位升至第7位,前进2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第21位升至第17位,前进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保持第16位和第13位。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22∶1缩小至2.68∶1。
2008~2011年,合肥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全市GDP年均增长1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3%,均居省会第1位。2008~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连续三年居省会城市首位;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8.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1.9%,居省会第5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7%和17.2%,均居省会第5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6%;进出口及出口年均增长18.0%和15.5%。
复杂环境下发展动力不减
今年以来,虽然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但合肥经济发展动力依然不减。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合肥市GDP增速居全国26个省会城市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省会城市第5位;进出口总额居省会城市第4位,其中出口总额居省会城市第3位。此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
前三季度,合肥市多项经济指标总量进入省会城市前十位,分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及工业投资,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均居第5位;进出口及出口总额分居省会城市第9和第7位;地方财政收入居省会城市第10位;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第11位。
据了解,前三季度,合肥市GDP2807.3亿元,同比增长1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94.42亿元,增长17.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80.37亿元,同比增长2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0.44亿元,同比增长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994元,增长13.2%……
工业是经济发展重要支撑
合肥能够在如此经济环境下获经济取得快迅发展,主要是工业经济的支撑。前三季度,合肥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4757.12亿元,实现增加值1194.42亿元,增长17.0%。六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2787.08亿元,实现增加值691.88亿元,增长15.4%。
据统计,前三季度,合肥市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694户,同比增加146户。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67户;产值超20亿元企业31户;产值超50亿元企业16户;产值超百亿元企业4户。亿元企业完成产值4134.93亿元,占全市的86.9%。
此外,今年以来,合肥市工业企业效益水平连续攀升,与全国、全省逐步回落相比,呈逆势上扬态势。前三季度,合肥市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403.26亿元,同比增长22.1%,高于全市生产增速5.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1.9和5.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66.51亿元,同比增长19.2%,增幅为年内最高,比上半年提高7.5个百分点,比全国、全省平均增幅高21个和17.2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反哺民生
合肥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全市人民的辛勤付出,而城市经济发展所得,也终将反哺人民,大量资金投向城乡居民、民生工程。据合肥市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合肥市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投资50.3亿元,新开工房屋5.76万套,完成省下达全年任务的105.5%。其中,城市棚户区改造2.60万套,完成170.9%;公租房2.71万套,完成77.2%;廉租房完成80%,经济适用房完成142.5%,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国有林区棚户区及林场危房改造完成100%。
除了保障性住房步伐不断加快,一系列民生工程保障也更加有力。前三季度,教育、卫生、社保等民生支出占全市财政支出的77.2%,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11.6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96.8%,总量、进度均居全省第1。培训新型农民2.3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91.9%。城市低保保障50.8万人次,农村低保保障159.4万人次。
城市经济发展,也促使农民收入不断提升。据统计,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080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工资性收入4108元,增长19.4%,增幅快于全省1.9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收入2437元,增长21%,增幅快于全省4.5个百分点。
- 上一篇:奇瑞凭自主创新进军国际名牌
- 下一篇:江淮一家亲服务技能大赛中部赛区在六安落幕
- 02-13百善矿员工家属欢欢喜喜过大年
- 04-03奇瑞获2014中国制造业产品创新数字化应用最佳实
- 03-31怀宁县秀山乡刘长春:闪闪红心照后生
- 04-18九龙矿三采区优化生产布局细控成本增效益
- 01-12振精神鼓士气 孙疃矿打响新年建设“发令枪”
- 10-15怀宁县采取多种形推进蔬菜种植基地化
- 08-26淮北矿业涡北选煤厂从严管理彰显党建活力
- 01-05中煤新集二矿打造绿色矿区实现和谐发展
- 05-10中铁四局建筑公司农民工当选团委委员
- 09-09合肥高新区两年内逐步完善13条道路人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