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营孜矿科技创新增收超亿元
时间:2016-11-25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作者:李继峰
本报讯:这几天,皖北煤电钱营孜矿采煤区技术主管朱胡涛格外开心。他创出了“红外测距仪实时监测巷道围岩移法”,不仅每班节约2个人工,自己还获得矿上“五小创新”三等奖。这是该矿全力推进大众创新全员创新一个缩影。一年来,累计投入科技资金400万元,取得各类创新成果78项,为矿井增效11300多万元。
“煤炭销售好不好,我们都要重视成本管控,只要我们做好顶层设计,员工创新热情就会点燃,科技创新会让成本更低,低成本会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矿党委书记柏玉松说。
煤炭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大头在井下,关键靠科技。基于这一认识,在降本增效方面,该矿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效益”的理念。本着“优化设计、优化人员组合、优化生产系统、优化工时”的总原则,全面做到“经济开采”。在各项工程开工以前,对施工方案和工程量进行综合分析,对照比较,优选出稳妥、准确、先进、可靠的施工方案付诸实施。
这个矿的西三采区F51断层上盘巷道布置方式,原设计包含的主、副暗斜井,水泵房及变电所,布置一组轨道、胶带机、回风上山,现优化为沿三二煤层布置一组回风巷和机轨合一集中运输巷,节约施工一条运输大巷约1000米,同时设置采区煤仓,优化减少区段煤仓。在优化产品结构上,减少原煤入洗量,提高精煤产出率,期少入洗77.5万吨,节约洗选成本1552万元。机电科针对主井罐笼尾绳重等诸多不利因素,积极优化施工方案,给尾绳“瘦身”一吨多,每年可增加提升28万吨煤炭,增收7800多万元。
“煤矿体量大,一个创新项目就可能节约千万元,这让我们特别注重科技创新工作。3225风巷原设计与W3223工作面机巷留设60米煤柱,我们通过对周边采面支承压力的分析研究,将煤柱减到20米。将工期缩短6个月,节省1500米巷道进尺,可节约2000万元。”该矿矿长吴劲松介绍。
科技创新始终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也是降本的第一推动力和第一支撑力。算好技术降本经济账,少打一米无效进尺、少调一次工作面、少开几个小时的大型设备,这种节约所产生的效益远非节约一度电、一张纸所能比的。
该矿还采取健全计划管理制度,按计划使用资金,盘活闲置设备,合理安排机电大修计划,优化现场工序,通过对旧缓冲托辊架的重新切割、焊接,采用旧托辊装新胶皮的方式进行维修,每组维修费用投入210元,与新托辊价格相比,每组可节约350元,仅三季度就维修缓冲托辊77组,节约2.7万元。此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变废为宝,将回收的照明、小型电器等通过更换灯管、小配件的方式,实现二次使用且修复率在90%以上。
相关文章
- 05-02中煤新集公司口孜东矿职工健身房启用
- 07-23亳州股份综治板报展强化法治宣传
- 11-17朱仙庄矿招聘铁面“包公”筑牢煤矿安全防线
- 09-07刘桥一矿综掘区扎根基石打好后四个月安全“攻
- 10-19朱仙庄矿武保科门卫李战厂矿车里“寻宝”
- 05-09刘庄煤矿团委:五一我在岗青安岗在行动
- 05-29刘桥一矿选煤厂活化培训筑安全“堡垒”
- 02-28PVC家族添新丁华塑股份SG-8型树脂成功下线
- 08-02岱河矿业公司“班组小课”开讲啦
- 06-02内蒙古伊东煤炭集团到智能公司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