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市场监管勇当民生保护者经济发展推动者
时间:2020-12-22 18:51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张骅 张晓梅
在“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礼”新闻发布会上,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永红就合肥市“十三五”期间市场监管改革发展有关情况向媒体进行了介绍。
【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礼】②
合肥市市场监管勇当民生保护者经济发展推动者
作者:张骅 张晓梅
12月22日,在“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礼”新闻发布会上,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永红就合肥市“十三五”期间市场监管改革发展有关情况向媒体进行了介绍。
“十三五”以来,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机构改革协同效应,秉持“服务经济发展、维护公平竞争、保障民生权益”工作理念,担当作为、务实创新,“十三五”规划既定目标和主要任务顺利推进,市场监管事业整体实现跨越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生保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深化改革,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十三五”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以“放管服”改革为主线,聚焦市场主体准入和事中事后监管,着力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营业执照“三证合一”到“57证合一”、“先照后证”到“证照分离”、经营场所申报承诺、企业名称取消预先核准、年检变年报、注册登记权限下放,一路走来,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是流程环节的精简提效,是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
近年来,针对城市快速发展和市场主体迅猛增长,对标对表先发地区、群策群力创新思维,依托“大数据”“信息化”“智慧化”手段,在便捷、快速、实用上求突破、惠企业、助发展,率先自主研发启用企业登记“智能审批”系统,实现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打烊自主申报、智能审批,目前,智能审批占登记总量已达80%。
积极搭建线下“一窗受理”、线上“一网通办”,在全省率先实现设立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银行开户、社保登记、公积金开户六个环节“一日办结”工作目标。“零费用”“智能化”“低门槛”的市场准入机制,激发创业热情、催生市场主体。“十三五”期间,全市市场主体户数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实有市场主体由2015年底的46.24万户增加到今年11月底的112.25万户,其中企业由18.89万户增加到49.05万户,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了142.75%和159.66%。
2019年,合肥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
严格执法,竞争秩序逐步规范
五年来,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始终把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作为履职尽责、树立权威的重要抓手。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审查增量政策措施309件,梳理现行有效政策措施4381件,有效释放竞争活力,有力保障市场主体。
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得到国家总局充分肯定、高度认可。打击传销工作持续开展“皖剑”联合行动,持续完善“防控”联动机制,取缔传销窝点31483处、行政处罚11245起、罚没款2382万元。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持久的耐力和恒心、创新的思路和举措,打击传销逐步实现与巩固清零成果,2019年被移出国家总局确定的连续多年传销重点整治城市。
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在市场准入、广告监测等方面把好关、履好职,研判甄别、深挖细查“套路贷”问题线索,向市“扫黑办”和公安机关移送各类线索68起。将节日市场打假作为提振消费信心、维护百姓权益、促进市场规范的主要手段,针对“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联合公安、企业与媒体,针对制假售假端窝点、堵源头、查办 大要案,五年来,共立案查处各类案件4360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00余万元。
聚焦民生领域价格收费,相继开展转供电、医疗服务、房地产、商业银行、高校等涉企收费专项检查,立案查处82起,罚没款2389万元。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影响面大、威慑力强,成绩斐然,连续多年被国家总局评定为重点行动表现突出单位。
科学监管,信用体系健全完善
加快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是“十三五”时期合肥市市场监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积极牵头协调成立合肥市商事制度改革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动态调整“一单两库”事项清单,纵向实施系统内随机抽查,横向组织跨部门联合检查。“十三五”以来,累计完成随机抽查、部门联查2066批次,抽查企业48204户,“无事不扰”的监管理念、“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监管方式减少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进一步密切了政企关系。
深入推动企业诚信建设,大力实施跨部门联合奖惩,先后将125645户次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1883户次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拦截失信企业任职资格申请2110次,对2248户企业进行信用综合评价。按照包容审慎原则建立企业信用修复机制,鼓励企业重塑信用,先后有77275户次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887户次企业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守信企业“一路绿灯”、失信企业“利剑高悬”的奖惩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充分发挥网络监管职能作用,扎实开展“网剑”专项行动,查处网络案件1516起,罚没款2066万元,案件数及罚没款均位居全省第一,查处的多起违法广告案件,被国家总局列为年度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针对不公平的合同格式条款,在房地产、汽车4S店、旅游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整治,纠正不公平、不合理格式条款8750条。2018年、2019年均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评定为“全国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成绩突出单位”。
严守底线,重点领域保障安全
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三大安全”监管,合肥市市场监管局时刻绷紧弦、严格守底线、确保不出事。食品安全监管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升格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主任。
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抓试点规范、抓信息追溯、抓明厨亮灶、抓宣传覆盖,截至目前,全市有13024家餐饮单位实现“明厨亮灶”,超出“十三五”规划3000家的目标要求。加强以“抽检检测”为主要手段的食品安全风险应急管理,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检验量覆盖率由2016年的每千人1批次提升至2020年每千人5.4批次。食品安全监管实现了机制创新、平台创新和成果创新,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全省食品安全考核成绩位列第一。
扎实推进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开展“春风”“清网”等集中行动,查处一批案件、整改一批医药零售企业和药店,保障了广大市民用药安全。五年来,公立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率达到100%,零售药店连锁率由2015年的39%提升至65%以上。
特种设备监管落实落细“一单四制”、大力实施“六项机制”、健全完善追溯体系、推广信息应用系统,五年来,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5150份、立案2315起,查封扣押595台套。产品质量监管突出风险高产品、突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突出易发频发地区,开展随机抽查、落实监测评估,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十三五”期间,全市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安全事故,“三大安全”态势平稳向好。
注重创新,知识产权全面发展
“十三五”以来,合肥市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促进开放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知识产权创造坚持“质量与效益”双擎发力,在全省率先出台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突出项目管理、验收标准,推动知识产权创造“量与质”双提升。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和每万户市场主体注册商标拥有量分别达到37.7件和2009.5件,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181.3%和56.67%;全市有效发明专利和注册商标总量分别达到3.21万件和21.98万件,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241.49%和270.66%。
知识产权运用力求“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按照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服务宗旨,深入推进专利质押融资,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410笔,获批贷款241.6亿元。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举措、亮点纷呈,实施“铁拳”“溯源”“护航”“雷霆”“清风”等系列专项执法行动,累计查处知识产权案件1840起,“大保护、同保护、严保护”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在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全国专利行政执法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中,我市在全国158个副省级城市及地级市中,绩效考核排名位列第4位。
夯实基础,质量建设稳步提升
围绕“质量强市”目标任务,着眼“质量与效益”双提升,推动合肥制造向合肥创造转变、合肥速度向合肥质量转变、合肥产品向合肥品牌转变。
构建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双挂帅的质量发展工作格局,质量工作纳入市政府年度目标考核,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质量工作考核获得全省第一。推动品牌建设,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等8家单位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科大讯飞等9家企业获省政府质量奖,合肥市两大奖项企业数量稳居全省第一。标准建设立制度、抓达标、重示范、建基地。
出台《合肥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地方标准话语权显著增强,五年来,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1441项、行业标准1779项;持续推进“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586家企业发布853个产品对标结果;标准化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喜洋洋国家绿色水稻、江淮园艺安徽省菜瓜育种与生产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验收,合肥市农业、服务业、工业标准化企业数量与规模位居全省第一。
以“高新园区”“包河园区”为依托,积极推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安徽)建设,集聚区经济效益、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我市入选全球十个“智慧城市国际标准试点”城市之一,荣获2019中国“质量魅力城市”荣誉称号。
保障民生,消费维权卓有成效
消费维权是服务民生的重要途径,也是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保障。五年来,合肥市市场监管局以群众意愿为第一信号、群众需要为第一选择、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立足改革,完善工作机构、整合热线电话、开展放心创建,着力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
调整合肥市消费者权益保护联席会议机制,组建合肥市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消费维权专家委员会,夯实社会共治基础。第一时间整合工商12315、质监12365、食药监12331、价格12358、知识产权保护12330五条热线电话,加大12315投诉举报指挥中心的人员补充、制度建设和体系完善,五年来,受理各类投诉举报咨询730988件,平均每天受理400件,特别是“五线合一”以来,受理量大幅提升,日均达到1000件,做到电话畅通、受理即时、分流快捷、处理高效、回复及时,努力将“12315专用电话”打造成沟通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桥梁和平台。
按照总局放心消费创建三年规划部署,持续开展独具合肥特色的“亮品牌、提品质、守信用”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发展培育市级示范企业122家、县级1349家,以引领示范推动社会共建。城区菜市场提档升级、规划建设工作扎实推进,三年来,改造城区菜市场98家、补缺新建36家,取缔关闭13家。如今合肥城区菜市场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环境靓丽,广大市民购物体验感、幸福感显著增强。服务民生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小菜市”“大民生”的担当和情怀。
履职尽责,疫情防控落到实处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合肥市市场监管局上下闻令而动、众志成城,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在“抗疫”主战场强监管、稳价格、严执法、保供应。聚焦最易传播、最难防控的菜市场,第一时间关闭活禽交易,落实防控举措,加大指导督查,为经营户免费发放口罩44万只、红外测温计165只。
全面推行“智能办”“网上办”“预约办”“就近办”,为疫情期间企业登记提供人性化、便捷化、安全化的审批模式。为18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辟绿色审批通道,最大化满足防疫物资市场需求。用好用足政策工具,出台疫情市场监管10条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8条意见、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18条政策。
充分发挥局属技术机构的独特优势,在计量检定、检验检测等方面为企业减负免单、替企业操心解难,累计为1150家单位检校计量器具24371台件、红外测温仪6577件,免收费用达575万元。创新餐饮环节智慧监管,在全省率先推行使用“餐饮安全码”,并积极协调将“餐饮安全码”与“安康码”二码合一,有效提升消费者堂食信心和餐饮服务者平。创新疫情市场价格监管“七字”工作法,被省市场监管局专题推广。
疫情发生以来,立案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08起、质量违法案件32起。集中曝光18起典型案例,在社会上产生极强的震慑作用和威慑效应。持续开展进口冷链食品风险排查,对全市1921家冷链食品经营企业进行摸底排查与建档立户,实行进货报备、专区存储、专柜销售、实名登记,实现全过程追溯管理,保障了广大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步,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未来五年市场监管新特征新要求,树立“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工作理念,擦亮优良政治底色,建设扎实过硬作风,筑牢为民服务情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做出市场监管人应有贡献。
新闻发布会现场
就一些具体问题回答媒体提问
问题一:(媒体)我们注意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工作成果丰硕,请介绍一下目前我市标准化工作基本概况?作为市场监管部门,在规范和指导标准化工作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具体工作?
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基本概况)近年来,合肥市大力实施标准化技术战略,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标准体系日益完善,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顺畅,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到目前,合肥市共主导、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1441项,行业标准1779项,省地方标准2305,团体标准70项,企业自我声明公开的标准有1.2万项。组建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分技术委员会2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17个,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2个。全市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19项(1项个人奖、1项组织奖和17项标准项目奖),中科大机器人等5个省级标准创新基地获批筹建,各类试点示范360余个。
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具体工作)在释放市场活力方面,构建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的工作格局。支持引导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修订。持续深入推进“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开展2020年度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在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方面,进一步规范合肥市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组织开展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随机抽查工作。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坚持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和产业发展需求,以试点示范建设为抓手,通过标准升级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从农业看,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10个、省级14个、市级134个,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进一步提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从工业看,持续推进制造业质量标准提升,指导中国电科38所、中科大、合工大、合肥中科离子、乐凯等5个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积极筹建智能语音领域(中国声谷)国家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从服务业看,新增合肥高铁南站等4个国家级、9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共培育了合肥市政务服务中心、安徽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3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和159个国家级、省级、市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在社会管理方面,合肥市文化服务保障、公共教育、残疾儿童康复3个专项试点成功获批立项,通过梳理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编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规范,深入探索三个领域中标准制定、实施、应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在疫情防控方面,针对口罩、防护产品、消毒溶剂、其他产品等4类,梳理出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69项和国外标准目录131项,建立防疫防护标准数据库,编制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质量标准帮扶指南,为企业生产提供参考和技术指引,助力企业复工转产。
问题二:(媒体)这两年,合肥市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药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请问我们在药品安全监管上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合肥市市场监管局:近年来,合肥市药品安全以“四个最严”为根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为目标,以落实“四有两责”为遵循,坚持久久为功,全市药品安全状况和产业发展呈现“形稳势好、量增质优、质量双增”的可喜态势;多年未发生药品安全事故。
2020年,合肥市推动形成“一岗双责、权责一致、齐抓共管”的药品安全工作格局,推进监管能力建设和监管方式创新,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合肥市药品安全委员会,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合肥市药安委主任,研究制定合肥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疫苗药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全面提升药品安全风险监测水平,分级分类组织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和药品专项整治检查,深入查找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逐个制定化解措施,确保消除在萌芽状态。始终保持打击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大重案要案查处力度。
今年以来,合肥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处药品案件63件、医疗器械案件59件、化妆品案件4件,罚没款604.11万元。疫情防控期间严厉打击销售假冒防疫物资和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办理防疫物资案件 385件,查获违法口罩等95.38万余只,货值金额152.39万元,罚没款合计672.35万元。
接下来,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加大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扎实做好隐患排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为全市市民药品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合肥市市场监管勇当民生保护者经济发展推动者
作者:张骅 张晓梅
12月22日,在“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礼”新闻发布会上,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永红就合肥市“十三五”期间市场监管改革发展有关情况向媒体进行了介绍。
“十三五”以来,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机构改革协同效应,秉持“服务经济发展、维护公平竞争、保障民生权益”工作理念,担当作为、务实创新,“十三五”规划既定目标和主要任务顺利推进,市场监管事业整体实现跨越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生保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深化改革,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十三五”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以“放管服”改革为主线,聚焦市场主体准入和事中事后监管,着力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营业执照“三证合一”到“57证合一”、“先照后证”到“证照分离”、经营场所申报承诺、企业名称取消预先核准、年检变年报、注册登记权限下放,一路走来,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是流程环节的精简提效,是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
近年来,针对城市快速发展和市场主体迅猛增长,对标对表先发地区、群策群力创新思维,依托“大数据”“信息化”“智慧化”手段,在便捷、快速、实用上求突破、惠企业、助发展,率先自主研发启用企业登记“智能审批”系统,实现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打烊自主申报、智能审批,目前,智能审批占登记总量已达80%。
积极搭建线下“一窗受理”、线上“一网通办”,在全省率先实现设立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银行开户、社保登记、公积金开户六个环节“一日办结”工作目标。“零费用”“智能化”“低门槛”的市场准入机制,激发创业热情、催生市场主体。“十三五”期间,全市市场主体户数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实有市场主体由2015年底的46.24万户增加到今年11月底的112.25万户,其中企业由18.89万户增加到49.05万户,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了142.75%和159.66%。
2019年,合肥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
严格执法,竞争秩序逐步规范
五年来,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始终把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作为履职尽责、树立权威的重要抓手。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审查增量政策措施309件,梳理现行有效政策措施4381件,有效释放竞争活力,有力保障市场主体。
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得到国家总局充分肯定、高度认可。打击传销工作持续开展“皖剑”联合行动,持续完善“防控”联动机制,取缔传销窝点31483处、行政处罚11245起、罚没款2382万元。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持久的耐力和恒心、创新的思路和举措,打击传销逐步实现与巩固清零成果,2019年被移出国家总局确定的连续多年传销重点整治城市。
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在市场准入、广告监测等方面把好关、履好职,研判甄别、深挖细查“套路贷”问题线索,向市“扫黑办”和公安机关移送各类线索68起。将节日市场打假作为提振消费信心、维护百姓权益、促进市场规范的主要手段,针对“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联合公安、企业与媒体,针对制假售假端窝点、堵源头、查办 大要案,五年来,共立案查处各类案件4360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00余万元。
聚焦民生领域价格收费,相继开展转供电、医疗服务、房地产、商业银行、高校等涉企收费专项检查,立案查处82起,罚没款2389万元。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影响面大、威慑力强,成绩斐然,连续多年被国家总局评定为重点行动表现突出单位。
科学监管,信用体系健全完善
加快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是“十三五”时期合肥市市场监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积极牵头协调成立合肥市商事制度改革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动态调整“一单两库”事项清单,纵向实施系统内随机抽查,横向组织跨部门联合检查。“十三五”以来,累计完成随机抽查、部门联查2066批次,抽查企业48204户,“无事不扰”的监管理念、“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监管方式减少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进一步密切了政企关系。
深入推动企业诚信建设,大力实施跨部门联合奖惩,先后将125645户次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1883户次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拦截失信企业任职资格申请2110次,对2248户企业进行信用综合评价。按照包容审慎原则建立企业信用修复机制,鼓励企业重塑信用,先后有77275户次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887户次企业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守信企业“一路绿灯”、失信企业“利剑高悬”的奖惩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充分发挥网络监管职能作用,扎实开展“网剑”专项行动,查处网络案件1516起,罚没款2066万元,案件数及罚没款均位居全省第一,查处的多起违法广告案件,被国家总局列为年度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针对不公平的合同格式条款,在房地产、汽车4S店、旅游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整治,纠正不公平、不合理格式条款8750条。2018年、2019年均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评定为“全国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成绩突出单位”。
严守底线,重点领域保障安全
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三大安全”监管,合肥市市场监管局时刻绷紧弦、严格守底线、确保不出事。食品安全监管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升格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主任。
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抓试点规范、抓信息追溯、抓明厨亮灶、抓宣传覆盖,截至目前,全市有13024家餐饮单位实现“明厨亮灶”,超出“十三五”规划3000家的目标要求。加强以“抽检检测”为主要手段的食品安全风险应急管理,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检验量覆盖率由2016年的每千人1批次提升至2020年每千人5.4批次。食品安全监管实现了机制创新、平台创新和成果创新,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全省食品安全考核成绩位列第一。
扎实推进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开展“春风”“清网”等集中行动,查处一批案件、整改一批医药零售企业和药店,保障了广大市民用药安全。五年来,公立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率达到100%,零售药店连锁率由2015年的39%提升至65%以上。
特种设备监管落实落细“一单四制”、大力实施“六项机制”、健全完善追溯体系、推广信息应用系统,五年来,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5150份、立案2315起,查封扣押595台套。产品质量监管突出风险高产品、突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突出易发频发地区,开展随机抽查、落实监测评估,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十三五”期间,全市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安全事故,“三大安全”态势平稳向好。
注重创新,知识产权全面发展
“十三五”以来,合肥市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促进开放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知识产权创造坚持“质量与效益”双擎发力,在全省率先出台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突出项目管理、验收标准,推动知识产权创造“量与质”双提升。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和每万户市场主体注册商标拥有量分别达到37.7件和2009.5件,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181.3%和56.67%;全市有效发明专利和注册商标总量分别达到3.21万件和21.98万件,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241.49%和270.66%。
知识产权运用力求“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按照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服务宗旨,深入推进专利质押融资,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410笔,获批贷款241.6亿元。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举措、亮点纷呈,实施“铁拳”“溯源”“护航”“雷霆”“清风”等系列专项执法行动,累计查处知识产权案件1840起,“大保护、同保护、严保护”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在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全国专利行政执法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中,我市在全国158个副省级城市及地级市中,绩效考核排名位列第4位。
夯实基础,质量建设稳步提升
围绕“质量强市”目标任务,着眼“质量与效益”双提升,推动合肥制造向合肥创造转变、合肥速度向合肥质量转变、合肥产品向合肥品牌转变。
构建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双挂帅的质量发展工作格局,质量工作纳入市政府年度目标考核,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质量工作考核获得全省第一。推动品牌建设,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等8家单位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科大讯飞等9家企业获省政府质量奖,合肥市两大奖项企业数量稳居全省第一。标准建设立制度、抓达标、重示范、建基地。
出台《合肥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地方标准话语权显著增强,五年来,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1441项、行业标准1779项;持续推进“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586家企业发布853个产品对标结果;标准化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喜洋洋国家绿色水稻、江淮园艺安徽省菜瓜育种与生产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验收,合肥市农业、服务业、工业标准化企业数量与规模位居全省第一。
以“高新园区”“包河园区”为依托,积极推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安徽)建设,集聚区经济效益、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我市入选全球十个“智慧城市国际标准试点”城市之一,荣获2019中国“质量魅力城市”荣誉称号。
保障民生,消费维权卓有成效
消费维权是服务民生的重要途径,也是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保障。五年来,合肥市市场监管局以群众意愿为第一信号、群众需要为第一选择、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立足改革,完善工作机构、整合热线电话、开展放心创建,着力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
调整合肥市消费者权益保护联席会议机制,组建合肥市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消费维权专家委员会,夯实社会共治基础。第一时间整合工商12315、质监12365、食药监12331、价格12358、知识产权保护12330五条热线电话,加大12315投诉举报指挥中心的人员补充、制度建设和体系完善,五年来,受理各类投诉举报咨询730988件,平均每天受理400件,特别是“五线合一”以来,受理量大幅提升,日均达到1000件,做到电话畅通、受理即时、分流快捷、处理高效、回复及时,努力将“12315专用电话”打造成沟通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桥梁和平台。
按照总局放心消费创建三年规划部署,持续开展独具合肥特色的“亮品牌、提品质、守信用”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发展培育市级示范企业122家、县级1349家,以引领示范推动社会共建。城区菜市场提档升级、规划建设工作扎实推进,三年来,改造城区菜市场98家、补缺新建36家,取缔关闭13家。如今合肥城区菜市场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环境靓丽,广大市民购物体验感、幸福感显著增强。服务民生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小菜市”“大民生”的担当和情怀。
履职尽责,疫情防控落到实处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合肥市市场监管局上下闻令而动、众志成城,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在“抗疫”主战场强监管、稳价格、严执法、保供应。聚焦最易传播、最难防控的菜市场,第一时间关闭活禽交易,落实防控举措,加大指导督查,为经营户免费发放口罩44万只、红外测温计165只。
全面推行“智能办”“网上办”“预约办”“就近办”,为疫情期间企业登记提供人性化、便捷化、安全化的审批模式。为18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辟绿色审批通道,最大化满足防疫物资市场需求。用好用足政策工具,出台疫情市场监管10条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8条意见、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18条政策。
充分发挥局属技术机构的独特优势,在计量检定、检验检测等方面为企业减负免单、替企业操心解难,累计为1150家单位检校计量器具24371台件、红外测温仪6577件,免收费用达575万元。创新餐饮环节智慧监管,在全省率先推行使用“餐饮安全码”,并积极协调将“餐饮安全码”与“安康码”二码合一,有效提升消费者堂食信心和餐饮服务者平。创新疫情市场价格监管“七字”工作法,被省市场监管局专题推广。
疫情发生以来,立案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08起、质量违法案件32起。集中曝光18起典型案例,在社会上产生极强的震慑作用和威慑效应。持续开展进口冷链食品风险排查,对全市1921家冷链食品经营企业进行摸底排查与建档立户,实行进货报备、专区存储、专柜销售、实名登记,实现全过程追溯管理,保障了广大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步,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未来五年市场监管新特征新要求,树立“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工作理念,擦亮优良政治底色,建设扎实过硬作风,筑牢为民服务情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做出市场监管人应有贡献。
新闻发布会现场
问题一:(媒体)我们注意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工作成果丰硕,请介绍一下目前我市标准化工作基本概况?作为市场监管部门,在规范和指导标准化工作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具体工作?
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基本概况)近年来,合肥市大力实施标准化技术战略,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标准体系日益完善,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顺畅,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到目前,合肥市共主导、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1441项,行业标准1779项,省地方标准2305,团体标准70项,企业自我声明公开的标准有1.2万项。组建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分技术委员会2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17个,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2个。全市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19项(1项个人奖、1项组织奖和17项标准项目奖),中科大机器人等5个省级标准创新基地获批筹建,各类试点示范360余个。
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具体工作)在释放市场活力方面,构建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的工作格局。支持引导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修订。持续深入推进“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开展2020年度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在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方面,进一步规范合肥市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组织开展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随机抽查工作。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坚持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和产业发展需求,以试点示范建设为抓手,通过标准升级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从农业看,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10个、省级14个、市级134个,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进一步提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从工业看,持续推进制造业质量标准提升,指导中国电科38所、中科大、合工大、合肥中科离子、乐凯等5个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积极筹建智能语音领域(中国声谷)国家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从服务业看,新增合肥高铁南站等4个国家级、9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共培育了合肥市政务服务中心、安徽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3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和159个国家级、省级、市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在社会管理方面,合肥市文化服务保障、公共教育、残疾儿童康复3个专项试点成功获批立项,通过梳理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编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规范,深入探索三个领域中标准制定、实施、应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在疫情防控方面,针对口罩、防护产品、消毒溶剂、其他产品等4类,梳理出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69项和国外标准目录131项,建立防疫防护标准数据库,编制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质量标准帮扶指南,为企业生产提供参考和技术指引,助力企业复工转产。
问题二:(媒体)这两年,合肥市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药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请问我们在药品安全监管上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合肥市市场监管局:近年来,合肥市药品安全以“四个最严”为根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为目标,以落实“四有两责”为遵循,坚持久久为功,全市药品安全状况和产业发展呈现“形稳势好、量增质优、质量双增”的可喜态势;多年未发生药品安全事故。
2020年,合肥市推动形成“一岗双责、权责一致、齐抓共管”的药品安全工作格局,推进监管能力建设和监管方式创新,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合肥市药品安全委员会,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合肥市药安委主任,研究制定合肥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疫苗药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全面提升药品安全风险监测水平,分级分类组织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和药品专项整治检查,深入查找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逐个制定化解措施,确保消除在萌芽状态。始终保持打击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大重案要案查处力度。
今年以来,合肥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处药品案件63件、医疗器械案件59件、化妆品案件4件,罚没款604.11万元。疫情防控期间严厉打击销售假冒防疫物资和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办理防疫物资案件 385件,查获违法口罩等95.38万余只,货值金额152.39万元,罚没款合计672.35万元。
接下来,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加大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扎实做好隐患排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为全市市民药品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相关文章
- 02-13安徽省出台疫情期间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措施
- 07-30合肥将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巢湖保卫战
- 09-27合肥高新区组团赴全国名校招揽IT人才
- 09-10奇瑞“牵手”德国斯图歌特成立合资公司
- 05-16安徽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招揽人才
- 11-16奇瑞又推力作全新小型SUV瑞虎3x智趣上市
- 12-17安徽与央企合作“四个2000亿”目标提前完成
- 07-082014款全新和悦登陆全国各地
- 02-25奇瑞助阵南美足球豪门品牌赢得国际口碑
- 09-0840辆奇瑞eQ电动车服务于2015大连达沃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