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东煤矿弱电青年突击队以实干创效益
时间:2025-11-16 22:02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陈继锋
作者:陈继锋 在青东煤矿的机电领域中,有这样一支充满活力与担当的队伍弱电青年突击队。这支由1名高级工程师、2名工匠、4名技师及10名高级工组成的青年团队,以专业为笔、节约为墨,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步履不停,用硬核实力为矿井安全高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以修旧利废为核心,打造降本主引擎 能修好的不用新的,这是青年突击队员刻在骨子里的工作准则。自实施
作者:陈继锋

在青东煤矿的机电领域中,有这样一支充满活力与担当的队伍——弱电青年突击队。这支由1名高级工程师、2名工匠、4名技师及10名高级工组成的青年团队,以“专业”为笔、“节约”为墨,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步履不停,用硬核实力为矿井安全高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以“修旧利废”为核心,打造降本“主引擎”
“能修好的不用新的”,这是青年突击队员刻在骨子里的工作准则。自实施“365”工作法以来,团队紧紧围绕修旧利废主线,将节约理念贯穿维修全流程,用精湛技术让废旧设备“重获新生”。从数据来看,这份坚持结出了累累硕果。2024年4月至今,团队共维修设备897台(件),累计节约价值高达133.92万元——这一亮眼数字的背后,是团队成员对每一台设备的精心拆解、对每一个零件的细致检测,更是他们用技术践行“降本增效”使命的生动写照。
为确保修旧利废精准高效,团队推行“维修清单化管理”,加强电气设备定损分析,让每一笔修理投入都有实效、每一分成本付出都创效益。同时,通过“车间规范化管理”与“小电标准化分区”,实现材料分类摆放、工序合理划分,不仅提升了维修效率,更从管理层面减少了资源浪费,让降本增效有标准、有流程、有保障。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激活增效“新动能”
降本增效的背后,离不开技术创新的硬核支撑。青年突击队始终将技术革新作为核心竞争力,团队依托“煤矿供电技术管理培训班基地”与实训基地机电工作室,在攻克技术难题、推动成果转化的同时,持续为降本增效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团队成员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斩获国家级实用专利4项、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议3项,以及集团公司管理创新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集团公司职工“五小”实用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更值得一提的是,《QJZ2型起动器控制变压器技术改进》收录进2024年度全国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库,成为行业内可借鉴的“青东经验”。这些创新成果不仅解决了矿井供电领域的诸多“卡脖子”难题,更从根本上降低了设备运维成本,成为团队降本增效的“隐形推手”。

以“服务保障”为底线,筑牢生产“安全网”
降本增效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与安全生产、服务保障同频共振。青年突击队员们深知,只有确保设备稳定运行,才能让降本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效益。为此,团队始终以“优质服务”为目标,全力保障矿井各环节用电需求。
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六项服务保障措施”,即“做到货架摆放有序、现场分类明确、设备维修及时、维修试验专业、过程监督到位、手续台账齐全”。无论是各工作头面的设备维护,还是配电点的运转保障,团队都能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同时,团队高度重视技术传承,2024年至今,依托实训基地开设50余节专业课时,组织机电人员培训900多人次,通过“传帮带”培养了一批“功底扎实、技术过硬”的技术能手——这不仅提升了全矿机电人员的操作水平,更从源头减少了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故障,间接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形成“降本—增效—保障—再降本”的良性循环。
未来,青东弱电青年突击队这支“技术尖兵”,将继续以匠心守初心,以实干创未来,进一步推进“精准维修”,加强“超前诊断”,强化“质量控制”,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持续探索,为青东煤矿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相关文章
- 05-28【两会特稿】安徽叉车集团产业报国不忘脱贫责
- 08-25马钢新区四钢轧总厂强化全工序质量跟踪
- 04-04安徽省《中小企业促进法》宣传月活动启动
- 04-10朱仙庄矿坚持技术先行推进源头上围岩治理
- 11-03朝源煤矿构建质量管控“四梁八柱”
- 06-16怀宁县邮储银行助力当地实体经济发展
- 02-07从根发力,童亭矿节后安全从薄弱环节抓起
- 11-11底色发展 中煤新集刘庄煤矿绿了矿山乐了矿工
- 05-18合肥市瑶海区特教孩子乐享“互助游戏”
- 07-27阴湾煤矿把暖心事“种”在职工心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