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万全(54):以诗为炬,呼唤攀登精神
时间:2025-09-04 17:45来源:中国企业报看安徽 作者:明骅英
作者:明骅英 郑万全最近常对着诊室窗外沉思:当社会被快节奏裹挟,当吟志登高成为奢侈品,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该如何维系?这位集诊疗人次世界吉尼斯纪录申报者、医生、诗人于一身的思想者,在2025年6月10日20:30写下《三下》一诗,以风云替我察天下,男女灵魂都收下。遇到喜马拉雅山,每人都要抱一下的铿锵诗句,发出对时代精神的深沉叩问。 一诗千钧:从文字韵律到
作者:明骅英

郑万全最近常对着诊室窗外沉思:当社会被快节奏裹挟,当"吟志""登高"成为奢侈品,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该如何维系?这位集诊疗人次世界吉尼斯纪录申报者、医生、诗人于一身的思想者,在2025年6月10日20:30写下《三下》一诗,以"风云替我察天下,男女灵魂都收下。遇到喜马拉雅山,每人都要抱一下"的铿锵诗句,发出对时代精神的深沉叩问。
一诗千钧:从文字韵律到精神图腾
“没有志向的人哪里有发明创造?”郑万全的诘问直指当下社会痛点。在他看来,现代人被快节奏裹挟,陷入"无时谈论,无心吟志,无识登高"的精神困局,恰如失去航向的船只。《三下》一诗以看似简单的语言,完成了一次精妙的精神启蒙:诗中三次重复的"下"字,与"上"形成隐秘的意象转换,在韵律往复间暗合"三省吾身"的东方智慧,更构建出"从认知到行动"的哲学张力。
最富张力的莫过于"喜马拉雅山"的终极意象。当诗人写下"每人都要抱一下",这座世界屋脊便从地理符号升华为精神标尺——"抱一下"的具身体验,让抽象的"攀登精神"变得可触可感。正如郑万全所言:"让你看到三下,就想到三上了;抱一下喜马拉雅山,你就知道高度了,就去上、上、上了"。这种将宏大理想转化为个体行动的表达,正是诗歌的力量所在。

跨界视角:医者仁心与诗人哲思的交融
作为郑万全医院的创始人,郑万全的诗歌始终带着医者的温度。《三下》中"男女灵魂都收下"的表述,恰似诊室里的问诊关怀,既包含对个体精神状态的体察,也暗含"精神健康重于生理健康"的医学理念。而"抱一下"的意象,更获得双重解读:既是对自然伟力的敬畏,也暗喻医者触摸生命本质的职业追求。
这种跨界思维让诗歌突破了文学边界。他将医学中"精准诊断"的思维融入创作,精准捕捉到时代的精神病灶——"集体精神矮化";又以诗人的敏感,开出"攀登精神"的良方。在他看来,无论是治病救人还是写诗明志,核心都是"唤醒":唤醒身体的自愈力,唤醒精神的向上力。这种将专业壁垒打破的创新,让《三下》成为科学与人文对话的独特文本。

时代回响:从个体觉醒到民族力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没有志向,没有攀登精神,这是很危险的。”郑万全的忧虑,道出了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三下》构建的"察-收-抱"精神路径——通过观察世界(察)、接纳本真(收)、攀登高峰(抱),实则是为当代人提供了对抗精神内卷的实践方案。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今天,这种对"向上力"的呼唤,恰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密码。
诗中"每人都要抱一下"的强调,更凸显了个体与集体的辩证关系: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从来不是少数人的独舞,而是每个普通人的攀登相加。正如郑万全在医院走廊挂着的标语:"做好自己,就是攀登"——这种将宏大叙事落脚于个体行动的智慧,让《三下》的价值超越了文学范畴,成为映照时代精神的重要图谱。
从诊室到诗行,郑万全以双重身份践行着"人活着要有一种精神"的信念。《三下》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面镜子,照见每个生命中沉睡的攀登力;是一声号角,呼唤着从个体觉醒到民族复兴的向上之路。在这首只有四句的短诗里,我们读到的不仅是文字的精妙,更是一个思想者对时代的深情告白。
相关文章
- 06-13涡北选煤厂“安全生产群”助力整隐患
- 04-12强大合力,安徽重磅发布优化制造业营商环境2
- 03-09张韶春:安徽出重拳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 06-04淮北双龙公司保运区从点滴做起保证质量
- 03-12全国两会特稿:安徽省党政代表为经济升级献策
- 02-10中煤二十九处在建项目多措并举共抗疫情
- 10-20携手国际公益机构,奇瑞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
- 05-08田东影:麻地梁矿采煤队长的智慧矿山梦
- 12-26产业为基,安徽肥东县聚集文旅品牌效应
- 03-14非公党建书记按下怀宁县蓝莓产业发展“快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