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亳州的不解之缘--走转改皖北行记之四
走转改皖北行记之四
药,亳州的不解之缘
本报记者 吴明 / 文
12月4日上午10时30分,采访团来到被称为亳州药业龙头的安徽广印堂中药股份有限公司,这里不仅生产中药片剂,还生产中药饮品,这不,与广药集团合作生产的王老吉让老记们倍感亲切。
药,是亳州的魂,与亳州有着不解之缘,这里种药、卖药、生产研究药,吃的、喝的都有中药参与,就连城市的主题雕塑也是芍药花,是名符其实的药都。就是因为药才藏富于民,你别看这个小小的城市,高档私家车已塞满了大街小巷,有数据显示,新私家车的增长量几乎与安徽第二城市的芜湖市相当。
亳州,做药做出了一批有钱的能人,就是他们带着技术资金和人才回乡创业,建起了一个个药厂,中药深加工,中药科学研究已经成为药都亳州新的工业发展方向之一,前三季度医药产值已达80个亿,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0%,而且发展势头不减,大有抢半壁河山之势。
亳州经信委、亳州医药发展局主任何志魁说,亳州要想做好药文章,需要通过高新技术的嫁接来提升中药种植、生产水平,特别是要引进一批国内外中医药生产研究的高端人才和企业进驻亳州,带动亳州的药业发展。很显然,发展中药产业,人才和技术是关键。
11时10分,记者团来到亳州技师学院,这是芜湖市与亳州市南北合作的结晶。记者被学生们的课堂实践所吸引,身穿白大褂的师生们有的在泡制、有的在切片、有的在制丸、有的在分辩……,中药的香味随着大学生们的笑脸一同迎向记者,他们寻问、记录、拍照,似乎融入到这浩瀚的中药学海中。
通过了解,这里毕业的学生大多就地就业,亳州的中药产业能否发展起来,关键要看这个蓝领的摇篮,是这里源源不断培育出来的高级技师,正在展开亳州腾飞的翅膀。
- 上一篇:前三季度安徽省工业增速全国第六中部第一
- 下一篇:开行安徽分行强化服务助企业走出去
- 08-19【合肥五年看点】“理响合肥”:让党的创新理
- 04-02产业引领汇聚 “十四五”合肥庐阳区高质量发展
- 09-22【合肥五年看点】稳存量抓增量,巢湖市工业发
- 07-06聚焦合肥产业园区(柏堰科技园)
- 03-06丁士启:我国制造业即将迎来美好的春天
- 11-03古井新闻记者俱乐部成立
- 09-28星途凌云连夺“三项冠军” 零百加速6.58秒全场第
- 03-22余林:明确省及省以下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方向
- 10-24能耗下降20%,安徽绿色制造硕果累累
- 03-12凌云:激发活力合肥加速提升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