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发布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
时间:2017-10-30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作者:张骅 张晓梅
新闻发布会现场
10月30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世蕴,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该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
地理国情普查意义重大
安徽省普查工作开始于2013年8月,共有28家测绘资质单位承担了普查工作,总计投入1600多人。普查成果数据经国家级质量检验,我们获得了97.2分的高分,普查质量名列全国前茅。
地理国情普查是国务院安排部署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的基础性工作。三年多来,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和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及普查各成员单位的鼎力支持下,由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牵头,按时、优质、保量地完成了全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普查成果覆盖全省约14.01万平方公里,详实地摸清了全省地形地貌、地表覆盖、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全面掌握了安徽地理国情现状,首次获取了一套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地理国情数据,并开展了基本统计分析、专题性监测试点、专题数据对比分析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圆满完成了普查任务。此外,普查成果还充分体现了国情、省情特色,填补了诸多空白,在林地“一张图”建设、抗洪救灾等多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国务院普查办的充分肯定,为各级政府部门了解省情、把握省情、精准施策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和科学手段保障。
普查科技水平高数据全而精
这次普查对象为安徽省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采用0.5米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收集整合多行业专题数据,并以2015年6月30日为标准时点,以我国资源三号高分辨率测绘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对普查数据进行了统一时点核准,如实表达了地理国情要素在标准时点的现实状况,共获取由10个一级类、54个二级类和122个三级类构成的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多要素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普查成果经跨部门专家验收、省普查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议,现经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安徽省政府批准,由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省统计局、省测绘局、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普查公报。今天,将普查的主要数据和相关情况向各位作简要介绍。
查清了安徽省地形地貌总体情况。安徽省总面积为14.01万平方千米,六安市面积最大,为1.8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13.13%;铜陵市面积最小,为0.1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0.79%。(2015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后:六安市面积最大,为1.55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11.03%;淮北市面积最小,为0.27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1.96%。)安徽省平均海拔119.3米,低海拔区域(海拔小于1000米)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9.35%,其中合肥市96%以上的范围海拔低于100米。中海拔区域(海拔大于等于1000米,小于2000米)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0.65%,主要分布在安庆、黄山、六安、池州与宣城五市。25度坡度以下区域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7.4%。同时,平原、台地、丘陵、山地面积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7.58%、20.77%、8.13%、23.52%。本次普查根据地形地貌和水系格局,将安徽省划分为五大地貌单元,其中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区、沿江平原和皖南山区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48%、17.56%、9.99%、24.91%和16.70%。
查清了全省物产和水土分布
查清了包括水田、旱地、果园、茶园等9种类型种植土地的面积构成和空间分布。全省种植土地总面积为6.51万平方千米,其中旱地面积最大,为3.08万平方千米,面积构成比47.32%,旱地2.88万平方千米。从地区分布看,按面积统计,种植土地面积较大的有六安市、滁州市、宿州市,种植土地面积较小的有淮南市、黄山市、铜陵市。从地貌单元看,按面积统计,46.68%的种植土地分布在淮北平原,18.26%分布在江淮丘陵,5.00%分布在大别山区,25.07%分布在沿江平原,4.99%分布在皖南山区。
查清了包括乔木林、灌木林、乔灌混合林、天然草地、人工草地等10种类型的林草覆盖面积构成和空间分布。全省林草覆盖面积为5.23万平方千米,其中乔木林面积最大,为3.38万平方千米,面积构成比64.56%,灌木林0.33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地0.88万平方千米。从地区分布看,按面积统计,林草覆盖面积较大的宣城、黄山、六安三市总和占全省的44.15%,林草覆盖面积较小的铜陵、淮北、淮南三市总和占全省的2.50%。
查清了安徽省水域覆盖的构成及空间分布。单条长度500米以上的河流总长度为7.81万千米,单个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湖泊总面积为0.38万平方千米,单个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水库总面积为0.13万平方千米。
查清了安徽省泥土地表、沙质地表、砾石地表和岩石地表等荒漠与裸露地的类别、面积、构成及空间分布。总面积为0.03万平方千米,从地区分布看,按面积统计,荒漠与裸露地面积较大的安庆、六安、芜湖三市占全省的56.65%,荒漠与裸露地面积较小的淮南、亳州、阜阳三市占全省的0.10%。
查清了全省交通及地面设施状况
查清了安徽省铁路与道路的路面面积、长度、构成及空间分布。安徽省铁路与道路路面面积为0.22万平方千米,从地貌单元分布看,按面积统计,36.87%的路面分布在淮北平原区,23.45%分布在江淮丘陵区,22.69%分布在沿江平原区,10.51%分布在皖南山区,6.48%分布在皖西大别山区。铁路路网总长度0.39万千米,合肥市铁路路网累计最长,铜陵市累计最短。从铁路路网密度看,铜陵、合肥两市路网密度均超过50米/平方千米,亳州、六安、池州、安庆四市路网密度均低于20米/平方千米。公路总长度7.34万千米,六安市公路累计最长,铜陵市累计最短。从公路路网密度看,淮南、芜湖、蚌埠三市路网密度均超过700米/平方千米,宣城、安庆、黄山三市路网密度均低于400米/平方千米。城市道路总长度1.44万千米,合肥市城市道路长度最长,铜陵市最短。从城市道路路网密度看,滁州、铜陵两市路网密度均超过300米/平方千米,池州、六安、黄山三市路网密度均低于65米/平方千米。乡村道路总长度15.78万千米,六安市乡村道路累计最长,铜陵市累计最短。从乡村道路路网密度看,阜阳市路网密度最大,超过1600米/平方千米,蚌埠、黄山两市路网密度均低于800米/平方千米。
查清了安徽省居民地与设施的面积。安徽省房屋建筑(区)占地总面积0.7万平方千米,以低矮房屋建筑(区)为主,占房屋建筑面积的85.86%。房屋建筑(区)占地面积较大的阜阳、宿州、安庆三市占全省的35.23%,房屋建筑(区)占地面积较小的淮南、黄山、铜陵三市占全省的6.44%。从地貌单元分布看,44.46%的房屋建筑(区)分布在淮北平原区,22.22%分布在沿江平原区,19.5%分布在江淮丘陵区,8.21%分布在皖南山区,5.61%分布在皖西大别山区。设施总面积为0.05万平方千米。工业设施面积较大的芜湖、马鞍山、安庆三市均超过4平方千米,工业设施面积较小的亳州、黄山两市均低于1平方千米。安庆、六安、合肥三市堤坝面积较大,累计占全省堤坝面积的41.53%,黄山、亳州、淮北三市堤坝面积较小,累计仅占1.29%。阜阳、宿州、芜湖三市温室与大棚面积较大,累计占全省温室与大棚面积的43.67%,安庆、池州、铜陵三市温室与大棚面积较小,累计仅占2.69%。
相关文章
- 11-06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艺术节开幕
- 06-29江淮iEV6E运动版“万里公测第一跑”北京首发
- 09-07【合肥五年看点】“你选书、我买单”合肥人文
- 03-07安庆石化以“加减乘除”法谋求企业新转型
- 07-20安徽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成绩单公布
- 05-22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尹同
- 03-21张韶春:6000亿元助推安徽实体经济发展
- 03-10建议适当调整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最大总质量
- 01-17“防疫·稳产” 合肥经开区出台四大措施
- 11-02系列报道之四:创新思维促“双创”普惠安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