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书写创新转型新篇章
时间:2017-12-27 18:21来源: 作者:看安徽
作者:本报记者张晓梅/张骅李长龙
在合肥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内,一排排自动化生产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行着。这是中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前三强企业通富微电子在合肥建设的先进封装测试产业化基地。
科技创新让产业迸发出澎湃动力。在传统产业下滑、旧有产能退出的大背景下,合肥经开区以改革为引领、创新为动力,凭借优质高效的服务,培育集聚了一大批“高精尖”、高大上的产业项目,成为新型工业化主引擎。
凝“芯”聚“智”新兴产业生机勃发
落户空港经济示范区的合肥长鑫高端通用12英寸存储晶圆研发制造项目,建设工地塔吊林立,项目投产后,将填补国内高端DRAM制造业的空白,跻身全球DRAM主要厂商之列。
厚度不超过16毫米,重量也只有1公斤,而且优化配置了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多项功能。这是联想集团眼下最高端的笔记本电脑,这款产品100%是由合肥经开区联宝电子生产制造。
现在,联宝电子每年2000万台的电脑总产量中,高端产品占比已达到了40%。今年6月份,联宝电子一举创下了175万台笔记本电脑整机的出货量,工业产值突破65亿元,刷新了自项目投产以来的单月最高纪录。
作为工业主引擎,合肥经开区已成为工业产值和进出口贡献的龙头。但在国际国内产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主动积极调整转型,适应发展趋势,寻求新的市场,就显得迫切起来。从2015年开始的新一轮布局,迄今为合肥经开区留下了众多高增长、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企业,而这些产业的成长壮大,不断优化了产业结构。
提速加挡,重大创新平台抢占制高点
去年,经开区出台《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方案》,随后又制定出台《促进工业企业增效升级的若干政策》,从规范管理和强化服务入手,通过措施激励和引导企业形成单位资源产出最大化的发展导向,进一步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实现用制度来推进创新转型升级的良好生态。
依托清华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联想研发中心等六大创新平台,合肥经开区正重点发展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十大产业。
人才,始终被合肥经开区视作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为了广泛吸引人才,经开区出台了多层次人才体系建设扶持政策等7项补助政策,高层次人才当年在合肥市购买首套住房的,给予实际购房款20%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购房补助。
差异化管理,转型升级向纵深挺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必须对已有产业实行优胜劣汰。
在合肥晟泰克汽车电子股份公司,新投入使用的车用摄像机自动化模组生产线,把4个摄像头和一个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组成一套360度的全景泊车系统。从以前卖单个产品到现在“打包”出售成套产品,晟泰克公司在研发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产品附加值也在“水涨船高”。公司自2013年起每年都保持50%以上的增长。
为了把晟泰克这样的科技型企业培育成支撑园区转型升级的骨干力量,2016年底合肥经开区在全省率先建立以亩均税收、亩均主营业务收入、亩均利润、环境保护指标、研发创新指标等11项评价指标为主的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体系。通过绩效综合评价对企业进行ABC分类,实行差别化管理,从生产要素、政策奖补、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分类施策,建立起“退低进高”、“退劣进优”激励机制,激励A类企业引领发展、鼓励B类企业改造提升、倒逼C类企业提质转型。
“管家式”服务,机制创新成效凸显
在创新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期,经开区提出服务企业的质量必须再上台阶,效率必须再提速,能力必须再增强,全力推进“管家式”服务,对企业点对点精准施策。
对接海尔集团,促进70万台空调外销机项目落户合肥;与联宝电子建立月沟通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在“管家式”服务理念下,合肥经开区成立服务企业小组、组建对企联络小分队,从企业的战略规划、产品设计阶段就提前介入,针对企业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并积极帮助企业争订单、争项目、争技术、争出口,千方百计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船快还需桨好。近年来,合肥经开区以改革释放新动能,经济发展向体制改革要抓手,体制改革以经济发展为导向,两者相互促进,激发了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关文章
- 02-25寒冬之下江淮汽车依然坚定向前
- 07-20服务机器人将进入日常生活
- 07-20安徽宿州埇桥:让干部由“走读”到“驻点”
- 03-11“安徽造”量子加密技术确保冬残奥会通信安全
- 04-20双车齐发 星途LX“凡尔赛版”/星途TX“超能四驱
- 12-29合肥新站高新区现代电子信息产业调查
- 09-14负债率合理,奇瑞经营重点“做好三件事”
- 11-30安徽未名:与世界巨头比肩
- 05-28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国际徽商大会成果丰硕
- 03-10钢铁企业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