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未名:与世界巨头比肩
时间:2016-11-30 12:05来源: 作者:看安徽
作者:本报记者张晓梅吴明张骅
自2003年以来,全球生物医药市场增速在10%以上,而我国的年均增长率更是达到25%以上,处于大规模产业化发展阶段。中国生物医药产业2014年销售收入已达到2469亿元,同比增长7%以上,远高于其他制造业。但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依然占据着生物医药的主导地位,与之相比我国生物医药研发力量不足,人才匮乏,制造企业分散,仿制药和合资药企较多等不利因素严重影响着这一行业发展,任何一家谋求较大发展的生物医药机构都将面临来自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巨大挑战。
近两年,北大未名和巢湖半汤这两个名词在生物医药界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一个拥有温泉、美景的旅游宝地,如何布局极具前沿科技的生物医药产业?10月17日,安徽未名生物经济集团公司(简称安徽未名)董事、总裁曹文波博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诠释了其中的奥秘。
锁定三大战略目标
今年年初,安徽未名对外宣称“2020年成为世界生物医药热点;2025年成为中国生物医药的龙头;2030年成为世界生物医药的中心”三大战略目标后,巢湖半汤成为中国,甚至世界生物医药行业的焦点,很多世界级的生物医药研究机构和制药企业都将目光投向了这里。
据曹文波介绍,安徽未名在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简称合巢经开区)的实验区总投资达200亿元,占地31平方公里,以“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引领发展”为发展总思路,以生物制药产业为核心带动,以医疗服务产业为重点,以养生养老产业及保健康复产业为辅助,以生态旅游度假产业为补充,构筑“药、医、养、健、游”大健康产业体系。目前已建项目:未名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CAR-T细胞制备中心、固液气三态协同垃圾热解净化处理技术、国际免疫中心。在建项目:基因中心、生物CBD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健康中心、未名国际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污泥热解处理示范厂、生物装备产业园。规划建设项目:未名公园、医药产业协同创新园、环保园。
做实做大做强三步走
安徽未名是2014年开始在合巢经开区兴建的,目前已初具规模。
曹文波说,北大未名能看重合巢经开区关键是这里的环境适合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发展,是养病、保健的绝好之地。为此,安徽未名在近两年的发展实践中确定了自己的发展路径:“做实、做大、做强”三步走。
做实是基础。前期投入近10亿元建厂房,购置设备,将一部分产品和项目做起来。但是医药行业并不像一般制造业那样,研发的新产品很快就能投入生产,一个新药需要很长时间的临床实验才能进入生产环节。为此,安徽未名今年投入2.8亿元购买了4个新药证,减少了新产品研发投产时间。中国生物医药生产企业非常分散,中小型药企占多数,综合效益很低,安徽未名利用资本优势趁势并购,去年投资7亿多元并购3家小型生产企业,逐步把能利用的资源纳入生物医药的大体系中。
做大是需要。做大是产业发展的需要,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由上下游产业组成的产业集群,“生物谷”需要“大金融”、“大生产”、“大市场”构成。生物医药是技术、人才、资金密集的产业,不仅要把产业做大,也要把市场引进来。自2015年以来,安徽未名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BIG)创建“未名-BIG联合基因研究院”,从美国贝勒医学院细胞基因治疗中心引进CAR-T细胞治疗技术,与安徽省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签署CAR-T细胞临床试验协议,在安徽省9家三甲医院开展CAR-T恶性肿瘤治疗临床研究。并通过设备采购机构和科研机构引进联合国药品采购中心、世界500强医疗机构等。
做强是目的。全球生物制药市场的集中度是非常高的,排名前十的公司整体生物制剂销售占比高达68%。而只有做强才会在市场上有一定的话语权。为了做强,安徽未名通过并购一些国际企业实现国际间人才、技术和市场的双向融合,目前就有很多国际上顶尖的生物医药专家在半汤“生物谷”工作。
用产业融合要素资源
我国制造业已进入全面升级期,无论是德国工业4.0战略,还是我国工业25年计划,都是将最具前沿科技的高端智能等新兴产业作为发展方向,这一大的目标和方向决定了工业园区的产业规划和布局。
曹文波认为,政府、园区招商需要的不仅仅是政策和良好的服务,更需要的是与之相配套的产业氛围和潜在市场。
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下,安徽未名在合巢经开区打造的“生物谷”就是要利用产业来吸引全球与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相关的投资商、企业、科研机构来入驻创业。今年,安徽未名向发达国家采购10套生物医药生产设备,价值数十亿元,他们不仅购来了设备,也引来了技术和人才,并将与设备生产厂商的客户联结起来,已采购和使用这些设备的生物医药企业大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市场早已成为他们争夺对象。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医疗市场规模巨大,在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财富增长以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因素的驱动下近几年迅速扩容。2013年我国卫生消费总额3.2万亿元,是2004年的4.2倍,在过去9年保持了17.2%的复合增长率。然而相对于高收入国家7.7%的水平,我国医疗卫生支出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低于高收入和中高等收入国家水平。考虑到人口和消费的巨大基数,不难看到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在将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如果该占比能在2020年达到卫计委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中所提出的7%的目标,我国卫生消费市场将达到7万亿元规模。
曹文波说,这样大的市场才是安徽未名“生物谷”的发展之源,生存之道。同时,大的产业也引来了大的金融,目前已有基金与安徽未名合作,有的投资者是带着项目和金融一并入驻,巨大的市场才是最大的吸引力。
有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医疗健康领域的VC/PE融资案例共有134起,融资规模达34.72亿美元,同比上涨151%。其中,去年国内医疗健康并购市场宣布交易623起,同比上涨30.06%,交易规模247.36亿美元,同比上涨近40.87%;IPO数量为34起,同比上涨13.33%,融资规模同比上涨9.9%。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PE和VC阶段投资案例数分别为24笔和19笔,投资金额分别为7.50亿美元和1.78亿美元。医药和健康领域已成为资金抢占的热门领域,这也让安徽未名“生物谷”对未来前景充满信心。
自2003年以来,全球生物医药市场增速在10%以上,而我国的年均增长率更是达到25%以上,处于大规模产业化发展阶段。中国生物医药产业2014年销售收入已达到2469亿元,同比增长7%以上,远高于其他制造业。但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依然占据着生物医药的主导地位,与之相比我国生物医药研发力量不足,人才匮乏,制造企业分散,仿制药和合资药企较多等不利因素严重影响着这一行业发展,任何一家谋求较大发展的生物医药机构都将面临来自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巨大挑战。
近两年,北大未名和巢湖半汤这两个名词在生物医药界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一个拥有温泉、美景的旅游宝地,如何布局极具前沿科技的生物医药产业?10月17日,安徽未名生物经济集团公司(简称安徽未名)董事、总裁曹文波博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诠释了其中的奥秘。
锁定三大战略目标
今年年初,安徽未名对外宣称“2020年成为世界生物医药热点;2025年成为中国生物医药的龙头;2030年成为世界生物医药的中心”三大战略目标后,巢湖半汤成为中国,甚至世界生物医药行业的焦点,很多世界级的生物医药研究机构和制药企业都将目光投向了这里。
据曹文波介绍,安徽未名在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简称合巢经开区)的实验区总投资达200亿元,占地31平方公里,以“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引领发展”为发展总思路,以生物制药产业为核心带动,以医疗服务产业为重点,以养生养老产业及保健康复产业为辅助,以生态旅游度假产业为补充,构筑“药、医、养、健、游”大健康产业体系。目前已建项目:未名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CAR-T细胞制备中心、固液气三态协同垃圾热解净化处理技术、国际免疫中心。在建项目:基因中心、生物CBD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健康中心、未名国际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污泥热解处理示范厂、生物装备产业园。规划建设项目:未名公园、医药产业协同创新园、环保园。
做实做大做强三步走
安徽未名是2014年开始在合巢经开区兴建的,目前已初具规模。
曹文波说,北大未名能看重合巢经开区关键是这里的环境适合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发展,是养病、保健的绝好之地。为此,安徽未名在近两年的发展实践中确定了自己的发展路径:“做实、做大、做强”三步走。
做实是基础。前期投入近10亿元建厂房,购置设备,将一部分产品和项目做起来。但是医药行业并不像一般制造业那样,研发的新产品很快就能投入生产,一个新药需要很长时间的临床实验才能进入生产环节。为此,安徽未名今年投入2.8亿元购买了4个新药证,减少了新产品研发投产时间。中国生物医药生产企业非常分散,中小型药企占多数,综合效益很低,安徽未名利用资本优势趁势并购,去年投资7亿多元并购3家小型生产企业,逐步把能利用的资源纳入生物医药的大体系中。
做大是需要。做大是产业发展的需要,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由上下游产业组成的产业集群,“生物谷”需要“大金融”、“大生产”、“大市场”构成。生物医药是技术、人才、资金密集的产业,不仅要把产业做大,也要把市场引进来。自2015年以来,安徽未名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BIG)创建“未名-BIG联合基因研究院”,从美国贝勒医学院细胞基因治疗中心引进CAR-T细胞治疗技术,与安徽省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签署CAR-T细胞临床试验协议,在安徽省9家三甲医院开展CAR-T恶性肿瘤治疗临床研究。并通过设备采购机构和科研机构引进联合国药品采购中心、世界500强医疗机构等。
做强是目的。全球生物制药市场的集中度是非常高的,排名前十的公司整体生物制剂销售占比高达68%。而只有做强才会在市场上有一定的话语权。为了做强,安徽未名通过并购一些国际企业实现国际间人才、技术和市场的双向融合,目前就有很多国际上顶尖的生物医药专家在半汤“生物谷”工作。
用产业融合要素资源
我国制造业已进入全面升级期,无论是德国工业4.0战略,还是我国工业25年计划,都是将最具前沿科技的高端智能等新兴产业作为发展方向,这一大的目标和方向决定了工业园区的产业规划和布局。
曹文波认为,政府、园区招商需要的不仅仅是政策和良好的服务,更需要的是与之相配套的产业氛围和潜在市场。
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下,安徽未名在合巢经开区打造的“生物谷”就是要利用产业来吸引全球与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相关的投资商、企业、科研机构来入驻创业。今年,安徽未名向发达国家采购10套生物医药生产设备,价值数十亿元,他们不仅购来了设备,也引来了技术和人才,并将与设备生产厂商的客户联结起来,已采购和使用这些设备的生物医药企业大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市场早已成为他们争夺对象。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医疗市场规模巨大,在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财富增长以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因素的驱动下近几年迅速扩容。2013年我国卫生消费总额3.2万亿元,是2004年的4.2倍,在过去9年保持了17.2%的复合增长率。然而相对于高收入国家7.7%的水平,我国医疗卫生支出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低于高收入和中高等收入国家水平。考虑到人口和消费的巨大基数,不难看到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在将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如果该占比能在2020年达到卫计委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中所提出的7%的目标,我国卫生消费市场将达到7万亿元规模。
曹文波说,这样大的市场才是安徽未名“生物谷”的发展之源,生存之道。同时,大的产业也引来了大的金融,目前已有基金与安徽未名合作,有的投资者是带着项目和金融一并入驻,巨大的市场才是最大的吸引力。
有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医疗健康领域的VC/PE融资案例共有134起,融资规模达34.72亿美元,同比上涨151%。其中,去年国内医疗健康并购市场宣布交易623起,同比上涨30.06%,交易规模247.36亿美元,同比上涨近40.87%;IPO数量为34起,同比上涨13.33%,融资规模同比上涨9.9%。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PE和VC阶段投资案例数分别为24笔和19笔,投资金额分别为7.50亿美元和1.78亿美元。医药和健康领域已成为资金抢占的热门领域,这也让安徽未名“生物谷”对未来前景充满信心。
相关文章
- 03-24江淮汽车集团:疫情之下创新举措推专属服务
- 10-03奇瑞携全系明星车型闪耀安徽车展
- 06-27【原创】献给建国70周年 ‖ 刘庆峰:人工智能应
- 07-20安徽宿州埇桥:让干部由“走读”到“驻点”
- 06-08制造业考核示范引领安徽发展聚合力
- 05-28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国际徽商大会成果丰硕
- 04-20技术品牌发布,上海车展首款思皓QX亮相并预售
- 09-24铿锵有力!听南岗科技园赶超世界脚步
- 07-01安徽省多家产业园区进入创新成长百强榜单
- 07-19安徽省上半年经济起步迈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