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合肥集众智汇众力,跑出创新“加速度”
时间:2018-03-14 16:48来源: 作者:看安徽
作者:本报记者张晓梅/吴明张骅
走进合肥市,你会发现这里的产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一大批由行业龙头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壮大,成为引领发展的新动能。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凌云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合肥要“集众智汇众力,跑出创新‘加速度’”。
科技资源扎堆创新驱动力显著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安徽合肥时,充分赞许“合肥是一个养人的地方、创新的天地”,亲切勉励“创新愉快”。
凌云介绍说,近年来,合肥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殷殷嘱托,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把创新驱动作为战略支撑,不断培育发展动能,城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十,主要创新指标稳居全国前七。
一份统计材料显示,过去五年,合肥市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年均增长10.1%,位次前进五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10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均前进2位,分别升到第9位、第6位;地方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分别居第10位、第9位;农村居民收入前进9位,升至第8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3.1%、居省会城市第3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66户、居第7位,发明专利申请量3.28万件、居第4位,发明专利授权量近5千件、居第7位。
“合肥是继上海之后,正式获批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肩负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历史重任,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凌云说。
凌云表示,合肥市将围绕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国家级产业创新核心区,聚焦建设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装置集群和国家实验室、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全国重要教育科研区的战略定位,着力构建“2+8+N+3”框架体系。
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壮大新动能
近年来,合肥市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创新转型升级,产业发展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旧到新,实现了革命性变化,形成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成为中国制造业版图的一支生力军。凌云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小题大做”培育了家电、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4个千亿产业,家电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产业基地(“四大件”产量突破7000万台套)。
“无中生有”催生了新型显示等多个在全国领先的新兴产业,投资千亿的新型显示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液晶显示技术站上全球显示产业制高点,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新型显示面板生产基地;驱动芯片实现了“合肥芯”、“合肥造”,集成电路产业年复合增长率居全国前列;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光伏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等保持国内领先,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30%以上。
“从旧到新”构筑了产业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主动作为的“有形之手”与市场配置资源的“无形之手”的作用,构建了“龙头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新型显示、智能语音、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成为国家级产业基地,成功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跻身制造业“国家队”行列。
2017年,合肥产业转型迈出重大步伐。以“三重一创”建设为统领,新型显示、机器人国家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加快建设,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领跑全省,首批4个市级基地认定挂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14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
一批隐形小巨人汇入创新大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凌云说,合肥市创新群体不仅仅体现在量子科学、热核聚变等一大批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上,还有一大批由中小企业组成的创新和产品研发群体汇入创新大潮,这批隐形小巨人正在用世界顶尖的创新技术,改写一批由国际少数先进国家巨头垄断的产品。
合肥皖化电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位于合肥高新区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别看它个头小,可它开发的产品却敢与世界水平抗衡。这家小型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钻研,目前已发展成为炉水泵领域国内首家、国际上继英国HAYWARDTYLER公司和德国KSB公司之后第三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制造公司。由于它的参与,使这一领域的成套设备价格成数倍下降。
凌云说,在合肥市这类中小型科技创新型企业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创新队伍,它们都是某一领域的独创者和领先者,涉及各行各业,有的是公共安全领域,有的是新能源方面,还有一批涉及新一代人工智能方面的研发应用。同时,这些中小企业还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它们正在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凌云认为,创新成果转化为新动能,关键在于落地和应用,正如政府工作报所指出的那样,合肥市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推动人力资源自由流动,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拓宽外国人才来华绿色通道。集众智汇众力,一定能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相关文章
- 03-12王诚:蚌埠市“三面发力”剑指产业转型升级
- 03-07立足“中国优势”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 07-27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访江淮汽车张金汉
- 03-12彭寿:国家战略性“卡脖子”关键技术亟待突破
- 03-06尹同跃:品牌是企业创造的最大财富
- 03-10彭寿:玻璃科研机构要以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 03-16高莉:应对老龄化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
- 03-14安进:自主品牌要靠质量和技术走向世界
- 03-15程鼎:要让优质创新成果与国际巨头同台竞争
- 03-15王诚:蚌埠向“千亿级新材料之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