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工业发展呈现“两超两高”四大特征
时间:2018-02-06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2017年安徽工业发展呈现“两超两高”四大特征
作者:陈志娟 郝玲 本报记者 张晓梅

马钢四钢轧总厂精心部署新年生产经营,该总厂炼钢工人正在检测炉况数据(潘兴胜 摄)
日前,《中国企业报》记者从安徽省经信委获悉,2017年安徽工业发展呈现四大特征:“两超两高”:即工业增速超预期、规模企业超两万,新兴产业贡献度高、相关指标匹配性高。
安徽省经信委领导分析说,2017年,安徽在工业战略上认真贯彻中央和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践行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全省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一是工业增速超预期,经济发展韧性足。安徽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的多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有力支撑了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工业发展的韧性得到增强。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是近三年以来最高水平,居全国第六、中部第二位。其中,12月份增长10.5%,是2015年以来单月最好水平,也是近三年月度增速首次超过10%,居全国第四、中部首位。全省工业累计增速持续保持平稳提升且未出现过回落,是全国仅有的2个省份之一,由前2个月的7.9%逐步提升到全年的9%。
二是规模企业超两万,千亿企业有突破。2017年,为加快规模工业企业的培育,安徽省出台了稳定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政策,大力实施制造强省建设,积极推动企业上规模、上台阶,有力促进了全省工业经济的发展。2017年末,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数达20449户,较2016年净增1067户,净增数居全国第三位。全年新增2252户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3.4%,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2.4%。新增产值超千亿元企业1户(铜陵有色集团),全年产值超百亿元企业34户,比2016年净增2户,企业规模的连续上台阶,引领安徽工业持续走稳。
三是新兴产业贡献度高,新产品蓬勃发展。随着安徽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在能源、原材料工业增速回落,消费品工业平稳的同时,装备工业、电子信息工业两大新兴产业支撑起安徽工业增长的脊梁,成为拉动增长的主动力。2017年,装备工业、电子信息工业分别增长13.1%、15.1%,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1个和6.1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达到34.9%、10.8%。与此同时,安徽省新产品也出现蓬勃发展,光缆、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光纤和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58.2%、51.3%、38.9%、34.3%和33.2%。合肥晶合也实现安徽芯片生产零的突破,完善了“屏-芯-端”新型显示体系。
四是相关指标匹配性高,企业信心有提升。2017年,全省工业用电量继2013年、2014年分别突破1000亿千瓦时和1100亿千瓦时后,再度突破1200亿千瓦时,达到126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与2016年持平。工业用电量的持续突破,有力地反映了安徽工业基本面。2017年,全省工业投资完成12943.5亿元,同比增长12.7%;技改投资总量超年度预期目标,突破7000亿元,达7352.9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创全年新高,也是2013年以来年度新高,为全省工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制造业税收增长17.3%、工业增值税增长17.8%,12月份制造业PMI达到53%,继续保持荣枯线上方,反映企业信心提升,预期良好。
- 上一篇:海螺集团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助推企业飞跃
- 下一篇:淮北矿业临涣矿开展一场特殊考试
相关文章
- 03-11合肥市瑶海区“迎三八” 为城市美容师“美容”
- 12-14步步把关,双龙公司通风区抓好年底安全生产
- 08-01朱仙庄矿举办一次“特殊”培训班
- 11-17安徽省加快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
- 11-26皖北煤电百善矿党委三力齐发强化党建工作
- 12-03刷新历史!奇瑞荣膺质量奥林匹克“七连冠”
- 01-22祁南矿掘进二区“三字诀”抓实职工安全培训
- 12-31步步为“赢”刘桥一矿锁定安全年
- 11-11皖北煤电智能公司高管赴党校接受革命教育
- 01-15淮北双龙公司纪委架起节日廉政“高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