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四局员浅谈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
时间:2017-04-21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作者:史建超
“围魏救赵”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原典为“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本人认为即锐者避其锋,弱者塞其虚,此计来源于战国时期齐魏两国间发生的桂陵之战中孙膑救赵的故事,这一计意思是:攻打正面的强大之敌,不如迂回到敌人虚弱的后方,迫使敌人退兵或分兵,然后寻找机会,消灭敌人,孙膑运用此计既救了赵国之围又重创了庞涓。
围魏救赵计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打赵国的部队而使得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进攻方撤兵的战术。此计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避开对手的长处,而攻击对方弱点的计策更是屡见不鲜。
笔者是自甲午年冬休前在新疆开始接触国学文化经典《三十六计》的。作为初学者的我浅薄认为该计谋有着很多的变通方式,而万变不离其宗,古人云:“治兵如治水”,而对来势凶猛的强敌,如果一味硬碰,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应当避其锋芒,采用分导引流的办法,牵制对方的薄弱之处,或者袭击敌人的要害部位来威胁敌人,或者绕道敌人背后实施打击,如此一来,敌人就不得不放弃原来的目标,此计正是一种转化敌我双方的迂回策略。
围魏救赵计原文为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锐者避其锋,弱者塞其虚,对待敌人应避实击弱,攻其要害,使敌方受到挫折、受到牵制我方的围困可自行化解,此计奥妙所在就是不能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叫脚,而是要避开对手的锋芒,致力于抓住对方的要害和薄弱环节,最终使对手自顾不暇、忙于自保,而放弃与我方争夺的目标,而把强敌分散调动开,再一一击破也是这个道理,固此计就是避高就下、避实击虚、避锐击衰的战术。
牵制对方的薄弱之处绕到背后实施打击,迂回转化双方地位,在运用该计谋的过程中无论是真围还是假围,在此计中围魏是救赵的前提条件,无论是真围还是假围,也无论是明围还是暗围,围魏必能够引出救赵这个结果,也就是说围魏救赵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否则不能成功。此计大概有四种变通方向:以迂为直,就是看似迂远曲折的途径来达到迎直的目的,有些事情直接去解决,会遇到很多困难,若绕绕弯或增加一些中间环节,就可以把困难避开或把困难化解掉;‚避实击虚,主动避开敌人的实处,攻击其虚处,像跑庖丁解牛一般,要避开锋芒攻击弱处;ƒ从易者始,从相对容易的地方做起,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抢在对方之前首先取得胜利,从易者始也可创造一种被打之势,使原来的难者也逐渐转化为易者,若难易程度差不多时,应选择从全局影响较大的地方入手;④攻其必救,围魏突破口的选择是很关键的,它至少要有两个条件:1、它是比“赵国”容易进攻,否则就没有“围魏”的必要了。2、“魏”一定是敌人的要害,一定是敌人非常在意的,对敌人来讲是极度重要的地方。
- 上一篇:江淮汽车举办上海车展JAC品牌日活动
- 下一篇:怀宁县保护文化遗产不遗余力护古碑
相关文章
- 07-09中煤三建阴湾煤矿扎实抓好全员脱产培训
- 10-08大郅亲临安徽车展现场助奇瑞盛“惠”
- 12-04皖北煤电任楼矿凌队长的“三级跳”
- 10-19中煤三建托管的天瑞煤矿职工有了“幸福公寓”
- 05-11【煤企员工时评】坚决守住不发生疫情的底线
- 03-02涡北选煤厂开展春季防火安全会战
- 12-15淮北临涣选煤厂“两个责任”落实铿锵有力
- 05-31双龙矿业开展心理健康日宣传进科区活动
- 09-04怀宁县两家企业入展第十五届农交会
- 11-15安徽铁路阜阳工务段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