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疃矿“流动课堂”成职工学技“助推器”
时间:2015-10-23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作者:张雯
为提升岗位职工业务技能,安徽淮北矿业孙疃矿利用矿现有资源,大力推广“流动课堂”培训模式。这种因材施教、操作直观、现场感强的培训方式深受广大职工的喜爱。截至目前,今年已开课77期,受训达925人次。
在当前严峻的煤炭市场经营形势下,该矿把“安全第一”的理念贯彻一切工作的始终,尤其在职工培训方面,坚决做到该投入的一定投入到位,努力为职工素质提升创造条件,增强矿井安全生产可靠性。为此,该矿从井下到地面,筛选出了20个既能开展教学,又能让学员自己动手实操训练的生产车间(场所)作为职工培训实操训练的“流动课堂”培训点,涉及采煤机维修技术、“U”型钢支架架设等87个培训项目。由培训老师面对现有的机械设备,手把手地指导学员实地训练,变单一的理论教学为实地讲解—实际操作,面对面地教—手把手地练。有时,因培训需要,该矿还把“流动课堂”教学点“搬”到井下施工现场,由老师进行实战教学。
为保证“流动课堂”扎实开展,矿职教办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在全矿范围聘请具有一技之长的熟练工或工人技师为“流动课堂”讲师,统一颁发聘书,规范管理;建立课后测评制度。每次开课,矿职教办均安排专人到现场督导,并下发“教学效果评议表”,由学员对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进行现场评议;开展“定单式”教学。每月初,要求全矿各单位至少报送一次“流动课堂”培训需求,矿职教办根据需求安排授课时间;“单兵教练”。矿职教办坚持“普训”与“精训”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学习热情高的岗位骨干,只要提出培训需求,职教办都会及时协调安排,保证随到随学。
随着新产品、新技术的投入使用,该矿还专门聘请部分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到矿担任“流动课堂”的客座讲师。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岗位职工中还有个别文盲、半文盲职工,文化知识的欠缺,极大地影响了其安全素质的提高。对于这部分职工,矿职教办专门为他们建立培训档案,由培训老师对照实物,重点以口述的形式对其进行培训教学。据悉,该矿关于流动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项目在2014年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一等奖。该矿“流动课堂”已成为享誉淮北矿区培训工作的“金”字招牌。
- 上一篇:先行者后发力 奇瑞公布新能源发展规划
- 下一篇:钱营孜矿安全反思风险预控补足管理短板
相关文章
- 11-29华塑股份警示教育全覆盖打好年底安全仗
- 08-01双龙公司“不忘初心”主题教育显实效
- 10-26全国移动互联网安全测评中心落户合肥高新区
- 10-24淮北双龙公司运输区倾力打造安全科区
- 01-12连续18年出口第一,奇瑞集团2020年销售73万辆
- 08-28童亭矿工会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01-22安徽省怀宁县转型升级提质快
- 02-02站稳新起点,合肥高新区2023年迈向新征程
- 03-15皖北煤电帮扶村让群众在家门口上岗挣钱
- 08-25驰援显大爱 淮北矿业7名职工赴郑州抗洪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