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孜矿“变废为宝”创效益
时间:2015-05-25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作者:姜秀梅
5月14日,走进安徽淮北矿业海孜矿“大修组加工基地”,一种“节约在我身边,降耗从我开始”的浓厚氛围时刻包围着每个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0多名职工正在紧张娴熟地给H架去锈、喷漆、焊接……。大修组班长杨建辉正将从井下回收上来的30多个无极绳平托轮进行集中修复,他一边擦汗一边告诉笔者:“像这样的托轮,如果修复利用,节约就非常可观,新的每个要304元钱,而我们对其进行‘修复手术’,只需投入两个12元的轴承,仅此一项能节约费用8760元钱。”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海孜矿全面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点滴入手,从小事抓起,通过建立完善修旧利废制度化、全员化、规范化的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物资回收复用及修旧利废工作,深挖内潜创效益。
在保运一区“加工集散地”,职工李平海正和几位工友对回收来的废旧皮带和钢板进行尺量手画、分割。“这些回收来的废旧皮带不能丢,一块皮带就可以加工多个用于设备震动筛和给煤机上的弹力联轴器,弹力联轴器易磨损、更换频率大,我们一个月要加工212个,一个成品进价是70元,而自制加工是‘零’成本,仅此一项就可以节约费用14840 元。”任楠指着地上一堆皮带说。场地的另一边,U型卡子的半成品已经“出炉”。“因出煤时受矸石冲击,导致振动筛U型卡子极易损坏,每个月的更换量在30个左右,一个U型卡子的进价是256元,而自制加工的本钱不足20元,只要我们勤动手一个月就可以节省费用7000元”。职工王文义介绍说。
“精气神足了,干劲更大了。通过修旧利废、自制加工活动,使我们明白了爱企业就是爱自己,只有精打细算才能创效益。”职工陈刚一席话,道出了海孜矿大多数职工对节支降耗工作的体会。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推动职工们充分挖掘潜能,主动围绕“聚焦双效”这一主题,做好修旧利废工作。机电科大修组在回收修复采掘皮带机、无极绳绞车、各类开关的基础上,又拓宽了加工面,增加了井下巷道用的地棍子和保险挡的自制加工,月修复创效近万元,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
为确保井下回收的设备能重新“变脸”上岗,该矿制定了设备回收修复奖励机制,调动职工“拼”设备的积极性。新副井井深达千米以上,因通讯距离过长,普通无线对讲机无法正常通话,若重新购置新的通讯设施,则需投入20万元。为“拼”出该笔费用,该矿职工对运输区淘汰下来的无极绳泄露通讯装置,进行改装、修理、组合,使废旧设备重新“变脸”服役,保证了新副井日常生产检修的通讯畅通。即便用于连接通讯设备使用的电缆也是淘汰经过修复“上岗”的,整套设备改造费用几乎为“零”,为矿节省了大笔资金,‘加工团队’也因此得到了矿上给予的2000元奖励!“在工资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我们的工资不降反升,深挖内潜、自制加工,修旧利废,让我们尝到了甜头、‘拼’到了实惠,现在下班打牌、闲逛的少了,潜心研究设备构造、性能的多了,大家的‘拼’劲更足了”。参与设备修复的职工吴贺深有感触地说。
如今,节支降耗、修旧利废,“深挖内潜创效益”已成为每一位职工的自觉行动。截止目前,海孜矿通过回收复用U型钢、钢管、皮带、各种型号电缆、弯道护轨器等,实现修旧利废、回收复用增收创效达650万元。 相关文章
- 08-24皖北煤电朱集西矿:规范班前会拧紧职工思想“
- 04-10马钢炼焦总厂以隐患消缺提升供电安全
- 07-21中铁四局宁波北环线项目部荣获铁路信用评价三
- 12-15恒源矿用“实训+”模式持续为员工提技能
- 09-15怀宁县公岭镇打造“三全三好”党群服务中心
- 06-05安徽省发布2017年环境状况公报
- 09-15【合创巢·创企100】中科九衡:坚守在空气监测前
- 09-28对标世界一流,海螺集团把握数字时代抢占竞争
- 06-12童亭矿抓学习强监督严管理助力安全生产月
- 12-20皖北煤电智能公司迈上“三高”智慧矿山发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