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营孜矿将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引向深入_看安徽
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钱营孜矿将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引向深入

时间:2013-10-20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联系实际 创新载体 转变作风 提升效能
 
    【吴琼宿州报道】今年以来,钱营孜矿党委坚持“组织推动、干部带动、党员行动、党群联动”12字方针,紧密联系实际,不断创新活动载体,进一步将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引向纵深。
    按照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党委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活动要求,矿党委确定了活动的目标,即:提升基层党组织在促进矿井转型发展、应对危机中的领导能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员工群众中的凝聚力。要求基层党组织做到“三个转变,三个提升”,即:转变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转变作风,多深入基层、深入现场,变检查为帮助基层、班组解决实际问题。转变态度,努力为员工办实事。提升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果。
    为保证创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矿党委发动广大干部,以身作则,采取走出去、沉下来的工作方式,深入现场,利用下井带班时间,认真了解联责单位亟待解决的难题,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帮助和解决,尽快为基层单位排忧解难。开通了“七彩心桥”热线。设立专人作为接线员,解答员工疑问、化解矛盾、疏导员工情绪。充分发挥17家“员工谈心说事室”的效能,构建上下互动平台,倾情服务稳民心;特邀请淮北煤师院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赵晓云协助该矿做好“员工的工作心态暨满意度”这一主题的调研,并为干部员工作“管理者应具备的素养/新生代员工的心理与管理”专题讲座,为创新企业管理、激励员工成长指明了方向,让管理人员学会尊重、聆听、欣赏、鼓励员工,把员工当成财富。针对基层单位在生产经营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临时能够解决的,第一时间给予督办解决,对于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在案,在矿专题会上进行讨论,研究解决方案,狠抓工作落实。
    该矿注重作风建设,继续深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结合周谈月访等制度,定期组织全矿党员干部深入到基层,抓好形势任务教育,全方位了解员工诉求,使广大员工群众真正了解党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强化干部走动式管理平台,“6+1”夯实安全基础。实行管理人员包保制度,所有副总以上管理人员包队,每周必须到所包头、面检查督查安全,查处隐患,使问题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凡是带班领导到哪个岗位,由岗位工进行签字确认,矿根据井下定位卡进行复核,动态督查干部工作质量。管理干部作风的转变促进了矿井效益的提升,1-9月份,该矿生产原煤比去年同期增产10.8万吨。全矿综合单进达132.4米,岩巷综合单进86米,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矿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党委号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产品事业部吴滨、生产技术部李文阳等数名党员,依托各自创新工作室,着力解决制约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瓶颈”问题。今年以来,共完成科技攻关项目30项,创效数百万元。矿党委向全体共产党员发起了志愿服务倡议,广大党员踊跃报名,组建成立了由332名共产党员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针对基层单位面临的各类生产、经营、技术等疑难问题,提供及时到位服务,“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先后组织125人次对基层单位人员少回收困难的区域进行了彻底清理回收,为基层单位解决生产难题53余项。与此同时,强力推进技术经济一体化工作,截至目前已在人员优化、岩巷掘进工作面单进提高15%、岩巷支护参数差异化实施、优化粗煤泥分选工艺优化、无人值守等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果,其中人员优化项目分步骤实施了岗位普查、人员优化、岗位置换工作,对人员效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区分,持续开展岗位优化工作,在岗员工减员199人,劳务派遣工减员55人,进一步节约用工成本1500余万元。巷道支护差异化项目实施以来累计节约材料支出76万元,为实现“材料费吨煤下降2元,吨煤电费下降1元”奠定了基础。
    为使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形成强大合力,矿党委推出了党群结对互动的创建模式,组织各专业线分管领导与基层单位、管技人员与班组、党支部与党员、共产党员与员工结成创建互动对子。按照“服务领域超前、服务内容全面、服务对象满意”为考核标准,采取自下而上打分考核,自上而下逐步改进服务质量的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开展了以党委牵头、群团组织开展的各项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开展了“钱营好声音”第五届青年歌手大赛、“达标杯”羽毛球、乒乓球以及篮球赛等各项活动,进一步提振士气、鼓舞干劲,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各项工作中,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