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安:“五化”力推滁州农业产业化
时间:2013-03-13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全国两会
全国人大代表、滁州市市长张祥安
“五化”力推滁州农业产业化
本报记者 张骅 张晓梅

张祥安
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滁州市市长张祥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党的十八大和此次人代会,都明确提出了“四化同步”的发展要求,滁州作为“大包干”的发源地,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在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张祥安说,近年来,可以说“三农”工作位置日显,投入最多、办事最力、成效最大、反映最好、群众最满意。农业现代化既有生产技术、生产能力、生产能力的现代化,也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现代化。在具体工作中,滁州市主要是推进“五化”方略。
一是规模化。主要通过土地流转,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通过建立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各类合作组织等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近200万亩,占耕地面积20%;已有专业合作社2700家;规模养殖比重达70%以上。以“大包干”闻名的小岗村,已流转土地8000亩,占全村耕地42%;“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家35亩土地,已流转34亩。流转,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规模效益,流转双方均得到了实惠。
二是科技化。主要是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配合,健全科技服务体系。通过加强农机站、畜牧站、水产站、林业站建设,开展科技下乡,实施农民技能培训等,提高科学种养水平。特别是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通过技术进步,标准制定等措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严控土壤水体污染,从源头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
三是设施化。在水利设施建设中,实施了淮河、滁河治理,对600多座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建设高标准农田200多亩。已有农机总动力64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新上了一些设施农业项目。
四是市场化。主要是正确处理好市场这只手与政府这只手的关系,坚持市场导向,多种适销对路的产品;强化市场衔接,减少中间环节和物流成本。
五是产业化。大力发展产加销一条龙,“龙头+基地+农户”的龙形经济,着力培育和引进产业化龙头企业。滁州现有各类龙头企业546家,其中省级以上63家。
- 上一篇:张曙光:承接产业振兴皖北经济
- 下一篇:马钢四钢轧总厂全力深挖降本潜力
相关文章
- 04-11“2013中国徽茶春天行”系列活动全面启动
- 03-16四举措 中煤新集让警示三月行活动走深走实
- 07-24卧龙湖矿开展“零点行动”严查隐患保安全
- 10-26马钢长材事业部组织女工开展党史知识答题活动
- 01-14安徽大恒能源公司:智能光伏组件出口生产忙
- 02-15上下同欲马钢四钢轧职工春节坚守岗位
- 08-07任楼矿“三箭齐发”筑牢安全质量标准化“大坝
- 07-17怀宁县红盾质量维权行动成果丰硕
- 03-22淮北矿业孙疃矿“带薪脱产日”培训正式上线
- 04-01涡北选煤厂安全生产七周年印证稳健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