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安:“五化”力推滁州农业产业化
时间:2013-03-13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全国两会
全国人大代表、滁州市市长张祥安
“五化”力推滁州农业产业化
本报记者 张骅 张晓梅

张祥安
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滁州市市长张祥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党的十八大和此次人代会,都明确提出了“四化同步”的发展要求,滁州作为“大包干”的发源地,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在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张祥安说,近年来,可以说“三农”工作位置日显,投入最多、办事最力、成效最大、反映最好、群众最满意。农业现代化既有生产技术、生产能力、生产能力的现代化,也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现代化。在具体工作中,滁州市主要是推进“五化”方略。
一是规模化。主要通过土地流转,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通过建立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各类合作组织等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近200万亩,占耕地面积20%;已有专业合作社2700家;规模养殖比重达70%以上。以“大包干”闻名的小岗村,已流转土地8000亩,占全村耕地42%;“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家35亩土地,已流转34亩。流转,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规模效益,流转双方均得到了实惠。
二是科技化。主要是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配合,健全科技服务体系。通过加强农机站、畜牧站、水产站、林业站建设,开展科技下乡,实施农民技能培训等,提高科学种养水平。特别是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通过技术进步,标准制定等措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严控土壤水体污染,从源头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
三是设施化。在水利设施建设中,实施了淮河、滁河治理,对600多座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建设高标准农田200多亩。已有农机总动力64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新上了一些设施农业项目。
四是市场化。主要是正确处理好市场这只手与政府这只手的关系,坚持市场导向,多种适销对路的产品;强化市场衔接,减少中间环节和物流成本。
五是产业化。大力发展产加销一条龙,“龙头+基地+农户”的龙形经济,着力培育和引进产业化龙头企业。滁州现有各类龙头企业546家,其中省级以上63家。
- 上一篇:张曙光:承接产业振兴皖北经济
- 下一篇:马钢四钢轧总厂全力深挖降本潜力
相关文章
- 06-23怀宁县“三来三往”助推就业见习“零障碍”
- 12-29新型灭病毒无纺布在合肥瑶海正式投产
- 02-10开学典礼,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童心绘未来
- 01-13“乡村夜话”唱响怀宁县马庙镇乡村治理“好声
- 07-09马钢南山矿某公司三指导守好纪律前哨
- 08-22任楼矿以精煤战略拓展效益提升“新空间”
- 05-15淮北矿业集团弘扬劳模精神凝聚发展力量
- 10-25四到位 中铁四公司落实党风廉洁建设责任
- 02-27皖北煤电西部管理公司新年首次把脉智能公司安
- 08-04百善矿精细管理“四举措”促“双效”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