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营孜矿“安徽第一面”提前31天贯通
时间:2013-02-08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图文)
矿工师傅在庆祝“安徽第一面”顺利贯通
【李继峰宿州报道】2月6日晚8点45分,从皖北煤电钱营孜矿600米井下传来好消息:公司重点工程——3227工作面切眼与风巷顺利贯通,比计划提前了31天,为蛇年春节献上一份厚礼。据了解,该面风机巷长度均超过3100米,单面煤炭储量达550万吨,是目前安徽省境内单产最大的采煤面。
3227工作面机、风巷和切眼总长超过6500米,是关系皖北煤电实现2013年生产任务的控制性工程。去年4月起,由综掘一队、二队负责施工,但因受火成岩、地压大及十三条落差超过7米的断层影响,给施工带来诸多困难。对此,这个矿出台奖励政策,在3227机巷、风巷开展掘进会战,规定凡是月度单进突破6.3米的给予该头班组长和职工奖励。举全矿之人力、物力、财力,坚决打好工作面主体巷道准备的攻坚战。
据矿长陈鹏介绍,3227工作面是重点工程,会战要速度更要质量,矿为此专门建立了安全质量“动态检查”、“互查”和“奖罚”机制,完善了施工现场管理干部走动式动态巡查记录。在现场质量控制上,推行“五个一”工作法:“一份措施”把住了巷道规格关;“一根线”拉直巷道支护;“一把尺子”量出进尺无偏差;“一个角度仪”度出锚杆眼的合格力,“一支扭力器”确保初撑力。同时,建设质量监督积分卡,每班在迎头干活时,不管是打眼工,还是耙矸工、后尾工,都互相挑出质量问题,员工找一个问题将得到加1分奖励。并规定问题解决不过班。
进尺速度快不快,支护创新尤为重要。在3227风机巷施工中,推进“五步平行作业法”,将打眼、出货、架棚、移移设备和运料进行整体安排,采取“品字”工序,通过优化操作流程,解决了工序“对冲现象”,杜绝人为的“窝工”现象,加快了进尺速度。在过断层时,创新作用“锚索+锚索+锚杆”支护新工艺,改变了过去过断层必架U型棚的的被动支护形式。过去煤巷遇断层架U型棚,每班只能进尺一排,使用U型施工难度大,材料的运输、转运和维修都非常费时费力,不仅影响速度,且U型棚在后期的回采中还有安全隐患。采用锚网梁索技术后,比原架棚工艺提高工效3倍。
同时,这个矿还采用先进的设备工艺,减少生产环节,辅助运输全部安装无极绳绞车,后运系统实现皮带化运输,解决掘进头进料、出货这个制约掘进进尺的“瓶颈”,提高掘进运输能力,为“安徽第一面”提前31天提供了运输保障。
- 上一篇:来安县送2万就业岗位“下乡”
- 下一篇:淮北矿业淮北选煤厂倡导勤俭节约过春节
相关文章
- 08-09朱庄煤矿“向岗位陋习宣战”活动有力推进
- 12-20怀宁县公益性岗位让困难群众端稳“饭碗”
- 04-24阜阳工务段王寨示范队开展国家安全教宣传活动
- 05-19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怀宁县为蓝莓产业赋能
- 07-18恒源煤矿“多彩课堂”有新意安全理念入心田
- 06-18童亭矿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精准发力求实效
- 09-21涡北选煤厂升级增设实操培训基地
- 11-21青东煤业用心打造温馨舒适的住宿环境
- 04-30怀宁县吴慧明:回乡创业去种茶反哺乡亲共致富
- 10-20高标准农田建设怀宁县引起《焦点访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