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主体地位突出
时间:2013-02-07 00:00来源: 作者:老网站
【记者张骅合肥报道】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其所在企业是安徽省自主创新的“领头羊”和“生力军”。据该省统计局最新统计,2012年,全省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6家,与辽宁并列全国第10位,居中部第3位。近年来,这些技术中心所在企业R&D经费占全省总经费的比重基本保持在40%以上,在全省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对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作用明显。
一是分布相对集中。3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布在全省11市,其中合肥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最多,达18家,合芜蚌试验区合计拥有27家,占全省的75%。从行业分布看,覆盖了全省7个行业。其中制造业28家,建筑业3家;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批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各1家。
二是研发投入集聚。2012年,3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拥有各类R&D人员3.8万人,比上年增长13.2%;R&D经费投入105.7亿元,增长10.3%,户均投入2.9亿元。平均研发投入强度(R&D经费/主营业务收入)为1.87%,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25家企业R&D投入强度超3%,其中科大讯飞投入强度高达22%,居36家企业之首。具体看,3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R&D经费投入全部超千万元。其中21家企业R&D投入超亿元,海螺集团、江淮汽车、奇瑞汽车三家企业R&D投入超10亿元,分别达17.6亿元、12.9亿元和12.1亿元,位居全省前三甲。
三是研发贡献巨大。2012年,3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共申请专利4011件,其中发明专利1613件,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4%和8.3%;发明专利申请占全部专利申请的比重为40.2%,远高于全省25.9%的平均水平,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946件,占全省的12.3%。每亿元R&D投入申请专利38件,申请发明专利15.3件,分别比上年增加8.9件和4.3件。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512.3亿元,户均收入42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26.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相关文章
- 02-15提单进保接替稳产量,孙疃矿以“开门红”保“
- 11-19段传军:淮北矿业“十大杰出青年”
- 05-17皖北煤电任楼矿党建铸魂促发展
- 10-01奇瑞携全系明星车型闪耀安徽车展
- 12-09“亲情文化” 中煤新集刘庄煤矿奏响安全曲
- 12-04“书记领办事项”助推怀宁县国债水利项目建设
- 10-12招贤矿业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鼓士气决胜下半年
- 06-24起步405km8.99万元起,“卷”起来的钇为3不可小觑
- 10-18【皖北煤集团职工小论】安全管理永远在路上
- 08-20合肥市庐阳区家长课堂开出家教“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