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芜蚌试验区涌现“四大创新成果”
【谢宏豹 记者郝玲合肥报道】7月20日,从安徽省统计局获悉,合芜蚌试验区建设三年来,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创品牌”的总体要求,在结构调整上当龙头、在创新发展上扛大头、在体制机制上走前头,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四大成果”不断涌现,支撑转型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从科技成果看:专利运用能力显著提高。据安徽省统计局最新统计,近年来,试验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实施率达62.9%,带动我省专利运用实力跻身全国第十。其中阳光电源1兆瓦光伏电站实现并网发电,晶澳开工建设全球最大的太阳能一体化生产基地。
从产业成果看:高新产业蓬勃发展。2011年,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1.8%。目前,光伏产业已形成“多晶硅原料—太阳能电池—集成组件—发电工程”上中下游完整产业链;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了整车设计与制造,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体系。
从人才成果看:高端人才不断积聚。出台了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111”人才聚集工程建设意见。试验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引进高端人才2642人,以科大讯飞等为代表的71家企业引进数均在10人以上。新入选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6人、首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9人,入选总数居全国第11、中部第2位。
从改革成果看:产学研共建深入推进。2011年底,安徽省以华星消防等为代表的126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了175个经济实体,以奇瑞汽车等为代表的364家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了477个研发机构。
自试验区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之后成为我国第四个执行“中关村政策”自主创新重点区域以来,安徽省用足用活政策,截止目前,试验区已共确定了50户试点企业(其中:合肥22户,芜湖23户,蚌埠5户),完成“十二五”计划目标的50%。
- 上一篇:合肥将有百家企业试点技术分红
- 下一篇:安徽上半年工业增速居中部第一
- 06-06首届怀宁国际蓝莓文化旅游节正式开幕
- 08-29融入长三角合肥市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 12-06九对新人见证华塑股份红娘协会结硕果
- 03-06“春风行动”女性专场招聘会在合肥经开区开启
- 09-27中国中铁四局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发展添动
- 03-04手握8万买什么SUV,不妨看看全新一代捷途X70特供
- 02-24合肥庐阳区一企业生产KN95口罩助力防疫一线
- 11-22合力叉车盛装亮相bauma
- 05-22中铁四局装饰公司一项目部QC小组破解生产难题
- 10-25中铁四局装饰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