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芜蚌试验区涌现“四大创新成果”
【谢宏豹 记者郝玲合肥报道】7月20日,从安徽省统计局获悉,合芜蚌试验区建设三年来,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创品牌”的总体要求,在结构调整上当龙头、在创新发展上扛大头、在体制机制上走前头,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四大成果”不断涌现,支撑转型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从科技成果看:专利运用能力显著提高。据安徽省统计局最新统计,近年来,试验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实施率达62.9%,带动我省专利运用实力跻身全国第十。其中阳光电源1兆瓦光伏电站实现并网发电,晶澳开工建设全球最大的太阳能一体化生产基地。
从产业成果看:高新产业蓬勃发展。2011年,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1.8%。目前,光伏产业已形成“多晶硅原料—太阳能电池—集成组件—发电工程”上中下游完整产业链;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了整车设计与制造,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体系。
从人才成果看:高端人才不断积聚。出台了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111”人才聚集工程建设意见。试验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引进高端人才2642人,以科大讯飞等为代表的71家企业引进数均在10人以上。新入选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6人、首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9人,入选总数居全国第11、中部第2位。
从改革成果看:产学研共建深入推进。2011年底,安徽省以华星消防等为代表的126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了175个经济实体,以奇瑞汽车等为代表的364家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了477个研发机构。
自试验区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之后成为我国第四个执行“中关村政策”自主创新重点区域以来,安徽省用足用活政策,截止目前,试验区已共确定了50户试点企业(其中:合肥22户,芜湖23户,蚌埠5户),完成“十二五”计划目标的50%。
- 上一篇:合肥将有百家企业试点技术分红
- 下一篇:安徽上半年工业增速居中部第一
- 11-11以安全为基 口孜东矿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
- 01-12安徽省来安县新添2家AAA级旅游景区
- 02-05合肥市瑶海区开展社区“网络春晚”活动
- 03-05中铁四局一公司某项目部宣贯“五会”精神
- 02-03春来早,中煤新集设备维修公司奋进正当时
- 10-18皖北煤电智能公司视频参加集团安全生产维稳工
- 03-20欧阳长远:中煤三建阴湾项目部“好班长”建功
- 06-23国盾量子牵头制定量子随机数相关标准
- 05-12拓宽外贸,合肥百大集团助力企业内销新空间
- 07-27恒源煤矿“三个维度”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安全